4.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1)教学目标:了解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会用表格整理数据。教学重点:全面调查的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教学难点:收集、整理数据。教学过程设计:一.问题引入问题: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问国际奥委会是如何决定的?(根据投票结果,中国北京得票最多。)例:你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一个?在学校课程中你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二.新课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统计调查。以“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为例来说明。1.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调查中所提问题的设计、问题答案的设计、以及提问顺序的设计。学生每人设计一份问卷。利用调查问卷,可以收集到全班同学最喜爱的动物的编号。分发设计好的问卷,并指导学生填写,收齐。2.整理数据。对于收集到的数据,往往需要进行整理才能看出数据中的规律,统记中常采用表格来整理数据。表格通常有行和列组成。表格上方一般有表头。请两名同学整理。(上黑板,一名念,一名记。)在上表中,采用划记法记录数据。一起完成上表。三.描述数据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画出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引导学生读图(一)、(二),并说出全班同学喜爱六种动物的情况(学生描述,教师指正。)四.小结在上面的活动中,全班同学是我们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对全体对象进行了调查。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于全面调查。(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五.练习:P154/1(点评、协助学生完成)六.作业:P155/1。4.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2)动物编号动物名称划记人数百分比123456大熊猫滇金丝猴藏羚羊丹顶鹤遗鸥亚洲象合计学习与导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会用表格整理数据。智能目标: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统计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据说理的能力。情感目标:能利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能通过数据处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接触周围环境中的数学信息的兴趣,体验用数据说理的好处。学程与导程活动:(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1、观看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表决的实况录像。2、阅读美国总统大选的报道。提问:奥委会决定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根据什么作出的决定;谁能入主白宫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是由什么决定的?(从现实问题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通过调查可以获得数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收集数据信息的愿望。)(二)师生互动1、观看P152图4.1—1回答:如何知道哪种动物最受大家的喜爱。(肯定有同学提议用举手表决的方法,不妨一试。)可以考虑设计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年月日学号你最喜爱的动物的编号(只写一种)(请学生自行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感受每一个数据都对结果有影响)在收齐调查问卷后得到一组数据,你能看出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呢?为了清楚地了解调查结果,一般用表格整理数据。(划记法)(教师按P153表格,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整理数据。)利用整理好的表格,说说本班同学喜爱这些动物的情况。想一想如何根据调查问卷分别作出男生、女生最喜爱某种动物的人数分布表?(要求:简单、清楚,突出数据的分布规律。)你知道几种常见的描述数据的统计图?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为了直观地看出表中信息,可画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按实际情况和同学们一起画出全班同学最喜爱某种动物的统计图。(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呢?应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点?(学生反思、总结、归纳、提出疑问。)举出全面调查的例子,并说明怎样进行全面调查?(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8、布置作业:习题4.1第1题(学生巩固、提高)4.2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1)——抽样调查举例(第1课时)教学任务分析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经历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步骤。数学思考:会用抽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