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节光合作用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第一节光合作用二.学习重点: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的转换过程。2.C4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三.学习过程:光合作用是叶绿体内进行的一个复杂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过程。从能量方面看,光合作用将光能最终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从物质方面看,光合作用包括水在光下分解并释放出氧气,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以及糖类等有机物的形成。人们要想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就必须对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一)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其中,第一步和第二步属于光反应阶段,第三步属于暗反应阶段。在上述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最终转化成糖类等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稳定的化学能就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1.光能转换成电能(1)光合色素:叶绿体内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可以分为两类: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包括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以及绝大多数的叶绿素a;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2)转化过程:这种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得失电子,从而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叶绿素a被激发而失去电子(e),最终传递给NADP+(中文简称是辅酶Ⅱ)。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变成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从水分子中夺取电子,使水分子氧化生成氧分子和氢离子(H+),叶绿素a由于获得电子而恢复稳态。2.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1)随着光能转换成电能,NADP+得到两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就形成了NADPH。(2)叶绿体利用光能转换成的另一部分电能,将ADP和Pi转化成ATP。这一步骤形成的NADPH和ATP,由于富含活跃的化学能,很容易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暗反应阶段中合成有机物利用。NADPH还是很强的还原剂,可以将二氧化碳最终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自身则氧化成NADP+,继续接受脱离开叶绿素a的电子。3.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在暗反应阶段中,二氧化碳被固定后形成的一些三碳化合物(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接受ATP和NADPH释放出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糖类等富含稳定化学能的有机物。这样,活跃的化学能就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二)C3植物和C4植物1.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述:C3植物:将CO2固定后直接形成C3的途径叫做C3途径,将具有C3途径的植物叫做C3植物。如小麦、水稻等大多数绿色植物。C4植物:将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中。这种固定CO2的途径叫做C4途径,将这类具有C4途径的植物叫做C4植物;如玉米、甘蔗等原产在热带地区绿色植物。C3植物和C4植物不仅固定CO2的途径不同,而且叶片结构也具有各自的特点。2.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结构的特点:绿色植物的叶片中有由导管和筛管等构成的维管束,围绕着维管束的一圈薄壁细胞叫做维管束鞘细胞。C3植物叶片中的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维管束鞘以外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但都含有叶绿体(如图)。C4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面的一圈是维管束鞘细胞,外面的一圈是一部分叶肉细胞。C4植物中构成维管束鞘的细胞比较大,里面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这种叶绿体不仅数量比较多,而且个体比较大,叶肉细胞则含有正常的叶绿体(如图)。3.C4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1)CO2初固定:在C4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丙酮酸通过ATP提供的能量,转化成PEP,PEP则可以固定CO2,形成C4。(2)CO2再固定:C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释放出一个CO2,释放出来的CO2先被一个C5固定,然后很快形成两个C3。(3)CO2还原: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一些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出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糖类等有机物。由此可见,C4植物的中既有C4途径,又有C3途径,前者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后者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两者共同完成二氧化碳的固定。4.C4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C4途径中能够固定CO2的那种酶,对CO2具有很强的亲合力,可以促使PEP把大气中浓度很低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