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5页共21页第十二章滑动轴承§12—1概述:一.摩擦的分类(详见:P.46.第四章)㈠内摩擦:发生在物质内部、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的摩擦。㈡外摩擦:发生在两接触物体间,阻碍两接触表面相对运动的摩擦。1.按有无相对运动分:外摩擦可分为:静摩擦:两接触物体间仅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的摩擦。动摩擦:两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2.按相对运动形式分:外摩擦可分为:1)滚动摩擦:两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为滚动。2)滑动摩擦:两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为滑动。又可分为四种:①干摩擦:两物体接触面内无任何润滑剂的纯金属接触时的摩擦。②边界摩擦:两摩擦表面间存在边界膜时的摩擦。边界膜:指润油中的极性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吸附膜)或与金属起化学反应(反应膜)而形成的一层极薄的分子膜。③流体摩擦: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润滑油分开时的摩擦。第86页共21页第85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6页共21页④混合摩擦:处于边界摩擦与流体摩擦的混合状态时的摩擦。注:a.纯金属极易氧化或被油污,故工程中不存在真正的干摩擦,通常将未经人为润滑的摩擦叫“干摩擦”b.边界膜分吸附膜和反应膜,极薄,厚度约0.002~0.02μm.c.干摩擦时,摩擦和磨损最严重;边界摩擦的摩擦系数约为0.1左右;混合摩擦时的摩擦系数比边界摩擦的要小得多;流体摩擦是油分子间的内摩擦,f≈0.001~0.008,此时不存在磨损。二.轴承的类型:1.按摩擦性质分:分二种1)滚动摩擦轴承下章介绍2)滑动摩擦轴承又可分三种①自润滑轴承:工作时不加润滑剂。②不完全液体润滑轴承:滑动表面间处于边界润滑或混合润滑状态。③液体润滑轴承:两滑动表面处于液体润滑状态。a.液体动压轴承:靠两表面间的相对运动来形成压力油膜。b.液体静压轴承:靠液压系统供给的压力油形成压力油膜。2.按承载方向分:三种1)径向轴承:承受径向载荷第87页共21页第86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7页共21页2)推力轴承:承受轴向载荷3)向心推力轴承:可同时承受径、轴向载荷三.滑动轴承的主要应用埸合:1.转速特高此时,滚动轴承的寿命明显↓2.轴的支承位置要求特高此时,滚动轴承因零件多,精度难保证3.特重型此时,滚动轴承须单件生产,造价很高4.冲击和振动很大此时,滚动轴承点接触,耐冲击、振动性能差5.按装配要求必须剖分的轴承6.特殊工作条件处(如:水中或腐蚀介质中)7.径向尺寸受限处§12—2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型式一.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P.276.图12-11.结构:整体式轴承座,内衬减摩材料制成的整体轴套2.特点:1)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缺:①轴套磨损后,无法调整轴承间隙。②只能从轴颈端部装拆,重量大或中间轴颈的轴装拆困难。第88页共21页第87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8页共21页3.适用:轻载、低速或间歇工作处。二.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P.276.图12-21.结构:由轴承盖、轴承座、剖分式轴瓦及双头螺柱等组成。2.特点:轴承装拆方便,轴瓦磨损后可用减少剖分面处的垫片来调整轴承间隙。3.应用:广泛。三.止推滑动轴承1.组成:由轴承座和止推轴颈组成。P.277.表12-12.类型:空心式、单环式、多环式§12—3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一.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1.磨粒磨损:进入轴承的硬颗粒(如灰尘,砂粒等),研磨轴颈、轴承表面,导致几何形状改变,精度下降。2.刮伤:硬颗粒或轴颈表面粗糙的凸峰在轴承表面划出线状伤痕。3.咬粘:过载高速或润滑差,致使轴颈、轴承的表层材料发生粘附和迁移。4.疲劳剥落:载荷反复作用,致使轴承衬材料疲劳开裂和脱落。5.腐蚀:轴承材料受润滑剂及环境介质的腐蚀而失效。第89页共21页第88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9页共21页二.轴承材料轴承材料:即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一)轴承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1.减摩性、耐磨性和抗咬粘性好。减摩性:指材料副具有较低的摩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