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高校院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时,我们参照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借鉴了一些地州院校对于院系学生工作考评体系的构建,广泛征求了专业人士的意见,并结合地方特色设计出的高校院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共有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及若干个主要观测点,详见表2.1。表2.1高校院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1工作理念1.1工作定位1.1.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定位1.1.2工作规划1.2工作思路1.2.1工作观念1.2.2工作地位1.2.3运行模式2队伍建设2.1专职干部队伍2.1.1人员数量与结构2.1.2干部素质2.1.3队伍稳定2.2专业导师队伍2.2.1教师配备及参与形式2.2.2齐抓共管2.3学生骨干队伍2.3.1党员队伍2.3.2团学干部队伍3教育管理3.1理想信念教育3.1.1教育措施3.2爱国主义教育3.2.1民族精神教育3.2.2国防教育3.2.3形势与政策教育3.3公民道德教育3.3.1教育活动3.3.2教育效果3.4学生素质拓展3.4.1素质拓展活动3.4.2校园文化建设3.4.3社会实践3.5常规管理3.5.1奖惩管理3.5.2党团建设.--3.5.3宿舍管理4咨询服务4.1就业指导4.1.1就业宣传4.1.2就业咨询4.1.3就业率续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4咨询服务4.2贫困生资助4.2.1经费资助4.2.2精神帮助4.3日常咨询4.3.1学习生活问题释疑4.3.2心理咨询与辅导5工作效果5.1学风5.1.1三风建设5.1.2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果5.1.3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5.1.4学生科技成果5.2学生思想政治素质5.2.1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5.2.2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补考率5.2.3学生申请入党人数比率5.2.4文明习惯5.2.5心理素质5.2.6创新精神与学生能力5.3精神风貌5.3.1院系精神5.3.2院系整体形象5.4社会声誉5.4.1家长满意度5.4.2用人单位反映5.4.3社会评价对于以上给出的17个二级指标,我们分别赋予了相应的内涵,为了避免使评估方案复杂化,此处我们不对三级指标进行考虑。.--第3节高校院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等级参考标准参照国内各高校有关院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案的标准,我们将设计的院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将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具体参考标准如下:优秀:12A,2C,0D;良好:12BA,1D;合格:2D;不合格:D﹥2。.--第3章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利用人们在对一组事物作两两比较判断时的准确性会大大超过一次性直接判断情况。在确定影响某要素的诸因素在该要素中所占的比重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这些比重常常不易定量化。此外,当影响某要素的因素较多时,直接考虑各因素对该要素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常常会考虑不周全、顾此失彼,而使决策者提出与他实际认为的重要性程度不相一致的数据,甚至有可能提出来一组隐含矛盾的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就可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在实际操作时,为了让被调查者容易选择,我们只采用5个标度,即:两个因素相比:同等重要、前者比后者稍重要、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详见附录A。考虑到学生管理者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熟悉度及权威性,我们对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主要是依据对院系学生管理者及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此调查不涉及各项利益冲突,信息真实可信。我们对保山学院的部分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详见附录A),总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8份,有效回收率95%。第1节统计各因素相比的重要性之比在本节中,我们根据对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出高校院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中各因素相比的重要性之比。1、根据表3.1中含义的标度及问卷调查的结果,一级指标对院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重要性之比见表3.2。表3.1标度的含义标度含义1两个因素相比,具有相同的重要性3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续表标度含义5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表3.2一级指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