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教研科研指导意见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和《省职业教育条例》,推动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现就加强和改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教研科研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教研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一)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研科研工作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并组织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保证教研经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为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和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服务”。省教科研〔2006〕2号文中明确要求各市要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市、县(区)两级教育科研工作的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强学校教科室建设,尚未建立教育科学规划组织的应尽快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管理办法和具体制度,完善教育科研责任制度。(二)加强和改进教研科研工作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表现在目标定位更为科学,普职结构渐趋合理,资助体系基本建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基础能力显著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辐射影响不断扩大。但从我市争先进位、率先崛起的外部环境和省委、省政府建设“两淮一蚌”重工业走廊及将我市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五个百万人口城市之一的需要看,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教研科研提供理论指导、决策参考和教科研服务。第1页共4页(三)加强和改进教研科研工作是建立和完善教育科学研究体系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教研科研工作虽然已有一定基础和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既与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也与基础教育教研科研工作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全市教育科学研究体系中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部分区县和学校,对中等职业教育教研科研工作的认识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机构尚不健全,人员没有落实,氛围不够浓厚,经费缺乏保障,制度不尽完善,成果难以推广。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站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各级各类教育教研科研工作、推动全市教育事业更好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教研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努力抓出成效。二、中等职业教育教研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服务城乡、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体系;坚持加强政策研究,服务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深化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研究,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健全市、区县、学校三级教研科研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密切与省内外相关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为把市建成人力资源强市作出积极贡献。(二)工作目标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领导责任制,建成三级教研科研网络机构,落实健全教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培养10名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50名在市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教科研骨干;积极申报一批全国和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加强研究,争取形成一批精品研究成果;加大对职教理论研究、发展战略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提高服务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抓好教育科研工作的能力建设,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研究、推广和转化工作,为建设职教大省作贡献。(三)主要工作任务加强对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适应市场、灵活多样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机制的研究,加强对行业企业参与职第2页共4页业教育和学校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办法的研究,加强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与衔接机制的研究,加强对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研究,加强对“学分制”、“产教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和对“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