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多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的演唱的、感受哈尼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哈尼族儿童的生活情趣。2、通过组织学生学习歌曲,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3、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和乐曲进行节拍,初步做到均匀、正确。教学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哈尼族儿童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有表情的演唱歌曲。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其多列》伴奏。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教学方法:听唱法、练习法、竞赛法、启发式⋯⋯教学过程:一、舞蹈律动:《声音的世界》二、情景导入1、创设情景,情感铺垫师: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你都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生回答。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少数民族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师出示内蒙古族图片及马头琴曲《鸿雁》)学生回答。师总结:马头琴的声音深情委婉,是内蒙古人心灵的歌声。接着师出示新疆维吾尔族图片及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猜这又是哪个少数民族。学生回答。师总结:新疆维吾尔族热情奔放,打起手鼓唱起歌唱出美好新生活。接着出示哈尼族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课内容。师: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哈尼族。你们听,哈尼族的小朋友迎着春风,披着霞光向我们走来了。三、寓教于乐1、自主学习,感受音乐播放动画音乐《其多列》。【设计意图】优美的歌曲学生爱听;多彩的画面学生更喜欢看。歌曲听完后,师出示本课课题《其多列》。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愉快高兴)师:欢快的旋律总是带给我们愉悦的享受,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吧!第二遍聆听歌曲,并让学生思考问题:哈尼族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歌曲,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对歌词的印象。师总结: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哈尼族小朋友利用业余时间上山捡竹叶、砍竹筒的情景,表达了哈尼族小朋友爱祖国、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他们和我们一样,都生长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提问:歌曲中出现最多的是哪个词?生回答“其多列”。师解释“其多列”是哈尼族自己的民族语言,在汉语中是“快快来”的意思。是哈尼族的小朋友在邀请我们哪。(出示哈尼族图片,让学生了解哈尼族)2、练习节奏,学习新歌(1)师:同学们想不想学唱哈尼族小朋友的歌曲哪?下面就让我们学习哈尼族儿歌《其多列》。在演唱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歌曲中的节奏吧。出示歌曲节奏与歌词,让学生试着按节奏朗读歌词。(2)学生用“la”跟琴模唱歌曲旋律。听辨老师的两种演唱方式哪一种比较好。引导学生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3)师生合作演唱歌词,师唱一、三句,生唱二、四句。师提问: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才能使歌曲更加优美动听?【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绪,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男女生合作演唱歌曲,学生进行评价。(4)师生合作用拍手的方式表现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强弱两位同学合作表现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四、打击乐器表现歌曲学生分别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手铃、双响筒、沙锤)以不同的节奏表现歌曲,使歌曲更加优美动听。【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锻炼学生的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五、创编歌词(1)师:通过学习《其多列》我们知道,哈尼族的小朋友生活非常快乐幸福,我们的生活也很快乐,那你的快乐是什么哪?(学生分享自己的快乐)。能不能把你的快乐写进歌词唱一唱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2)各小组进行展示。(3)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创编出来的歌词也是五彩缤纷的。六、课堂小结同学们,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到处都有快乐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今天我们学习了哈尼族儿歌《其多列》,又在民族音乐艺术的大花园中采下了一朵美丽的花。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像一只只小蜜蜂一样,去采撷美妙的音符,多了解热爱民族音乐,让美丽的民族音乐之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盛开。《其多列》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我所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学生已经上过一学期的音乐课了,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