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课题: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A)能力目标: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以及对照实验中如何设置对照的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对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学习重点】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学习难点】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方法指导】合作探究、自主归纳【知识链接】1、相关资料:实验数据表明,每年全球通过光合作用大约同化2.0×1014kg碳,如以葡萄糖计算相当于合成4.0×1012和5.0×1012t有机物,可见植物光合作用规模之巨大!光合作用还产生大量的氧气。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生命将无法生存。2、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自主学习】A级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62“回眸历史”:解开光合作用之谜,完成下列填空。)1、17世纪中叶,比利时的范·海尔蒙特第一次试图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植物的营养来源。通过该实验他认为植物生长所需养料主要来自于,而不是。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莱通过植物和动物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实验,第一次成功地应用化学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长,得知植物生长需要吸收,同时释放。3、1779年,荷兰的扬·英根豪斯把带叶的枝条放到水里。这些叶在阳光下产生,在暗处并不产生,扬·英根豪斯认为植物需要才能制造出。(请同学们思考:上述过程,光能哪里去了?)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色植物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消耗掉,然后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一半无颜色变化,曝光的一半则呈深蓝色。实验证明,用检测淀粉的方法,确定绿色叶片在下产生了。(请同学们思考: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和二氧化碳,那么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还是来自二氧化碳?)5、1940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运用,通过向小球藻提供含18O的水和含18O的CO2等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来自水,糖类中的也来自水。6、1948年,卡尔文用标记的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结果发现,CO2被用于合成等有机物。(请同学们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是什么?)【合作探究】(一)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主学习”内容,并展示讨论成果:1、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讨论预习内容,互相解疑答惑,补充问题答案,详细列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2、按上述预习内容,由小组展示答案,讨论完善。(二)小组合作讨论:光合作用的意义?【归纳小结】【随堂检测】A级1.在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中,萨克斯的成就是()A.植物能够吸收CO2,,同时放出O2B.证明叶片在光下能够产生淀粉C.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D.追踪到光合作用中C元素行踪A级2.如下图所示,某植物的绿叶经光照24小时后,然后脱色用碘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A级3.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第一组:H218+CO2→某种植物→18O2第二组:H2O+C18O2→某种植物→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该实验的目的在于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B.两组实验中只需要一组就可以证明预期的结论C.实验结果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D.为了排除光照的影响该实验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A级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如供给同位素14C标记的二氧化碳,对于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哪一项最有意义()A.光合作用过程中放出氧的来源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的作用C.形成糖类的过程D.CO2的吸收过程A级5.下列措施中不会提高温室蔬菜产量的是()A.增大氧气浓度B.增大二氧化碳浓度C.增强光照强度D.调节室温【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