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南省茶陵县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教案VIP免费

湖南省茶陵县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教案_第1页
1/2
湖南省茶陵县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教案_第2页
2/2
课题《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4、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5、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3、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教学重点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教学难点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2、黄河的治理措施。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录像):(1分钟)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录像,配上对白和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师:是啊!此刻我们激动,我们自豪!我们多么想去深入了解这条哺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母亲河啊!新课推进二、自学自测(12分钟)1、发源地: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山脉。2、流经省区: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最后在山东省入海。3、注入海域:黄河最后注入渤海。4、长度: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5、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6、主要支流:中游重要支流汾河位于山西省,另一重要支流是渭河。7、上、中、下游的划分:源头至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为上游,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至河南的旧孟津为中游。8、黄河各段的特征:上游:水清、落差大、水能丰富。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有著名的壶口瀑布。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9、建国以来对黄河进行了综合治理,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筑堤坝,加固黄河大堤。三、讨论答疑(15分钟)1、造成水土流失如此严重的人为和自然的原因是什么?2、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四、当堂达标(14分钟)1、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是:()A.造林种草B.加固大堤C.修筑梯田D.修建水库2、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A.水力资源丰富B.含沙量大C.有冰期D.流量小3、长江、黄河源地的分水岭是()A.唐古拉山B.巴颜喀拉山C.喜马拉雅山D.秦岭4、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是A.内蒙古的河口镇B.甘肃省的兰州市C.河南省的郑州市D.河南省的孟津5、“塞上江南”是指A.华北平原B.宁夏平原C.成都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6、下列不属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的是A.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B.土层疏松,植被破坏C.中游支流较多D.暴雨五、课堂小结(1分钟)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黄河的源流概况和黄河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以及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板书设计滔滔黄河一、黄河的概况1、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2、流经的省区3、长度、流域面积4、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二、黄河的奉献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三、黄河的忧患饱含泥沙地上悬河决口之险四、黄河的治理加固堤防保持水土修建水库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南省茶陵县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