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单元综合练习题新人教版1、北京市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C2、冬冬在旅行社选择了“天坛、颐和园、故宫三日游”。他此次旅游的目的地位于[]A、北京B、南京C、上海D、重庆答案:A3、北京是全国的[]A、工业和交通中心B、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C、金融和文化D、工业和金融中心B读“北京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4、下列四地经纬度中,为北京的是[]A、40°N、116°EB、40°S、116°WC、40°S、116°ED、40°N、116°W5、北京位于[]A、亚热带、湿润区B、暖温带、半湿润区C、中温带、半干旱区D、暖温带、湿润区6、下列举措中,有利于北京古都保护的是[]A、大量减少绿地面积,大力兴建立交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B、将占地面积大的四合院全部拆除,修建高层建筑,解决住房紧张问题C、在城区修建大型水库,大面积增加绿地面积,解决北京缺水的问题D、不让四合院和胡同完全被现代商业楼、住宅小区和道路取代4、A5、B6、D7、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A、资源丰富B、劳动力丰富C、临海,交通便利D、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多D8、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的城址历史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都与什么因素关系密切?[]A.建筑格局B.地形因素C.水源D.道路方向C9、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的是[]A.天坛B.秦陵兵马俑C.故宫D.明十三陵B10、读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图,回答问题。(1)北京的城市面上职能可用它是全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2)根据图示,描述北京及周围的地势特点高,低,、、三面环山,、是平原。(3)近年来,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增多,除了欣赏北京作为首都的建没成就外,更多的是游览北京作为所留下的名胜古迹,你能说出2处吗?、。(4)北京在建设大都市中有一些成功的作法,你能写出2条吗?①②(1)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2)西北东南西北东北南东南(3)古都(或历史名城)故宫、长城、天坛等(4)建设卫星城;以环路或放射路联系郊区及城区;兴建地下铁路;保护古建筑等11、家住绵阳的张明同学设计了一条“四大地理区域之旅”的考察线路(下图),目的是感受祖国山河的辽阔与壮美,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1)当火车穿行在辽阔的A________平原上时,张明看到铁道两旁几乎全是正在收割或收割后的________(选填:麦地或稻田)。(2)在北京一下火车,张明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天安门广场,兴奋地在人民大会堂等建筑前留影,感受北京作为全国________中心的氛围。(3)从哈尔滨到呼和浩特,火车穿越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山脉________,张明发现智慧的人民因地制宜,在山上发展________,与山麓两侧农业类型不同。(4)旅行中,张明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和劳作。在呼和浩特周边体验了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民居生活,在拉萨郊区与牧民一起放牧________(选填:细毛羊、牦牛、三河马)。(5)从绵阳到呼和浩特,年降水量逐渐________,气候越来越干燥,因此张明嘴唇愈来愈干燥;拉萨因海拔________,昼夜温差大,即使盛夏的晚上也要穿较厚的外套;从拉萨坐汽车回绵阳途中,要注意防范暴雨引发的山地灾害,如________等。(6)由图可知,张明这次旅行依次到达的四大地理区域是:南方地区(绵阳)→________(北京、哈尔滨)→________(呼和浩特)→青藏地区(拉萨)。(1)华北;麦地(2)政治文化(3)大兴安岭;林(4)乙;牦牛(5)减少;高;泥石流、滑坡等(6)北方地区;西北地区12、读下图,回答问题。(1)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第十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2012年3月5日—14日和3月3日—13日在北京召开。由此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A.全国的政治中心B.全国的经济中心C.全国的文化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2)家住北京的中学生小明乘火车,沿京包—包兰线、____________线,从北京到乌鲁木齐进行观光考察。后来小明翻越①____________山脉进入了塔里木盆地,游览沙漠景观。在新疆逗留期间,还游览了如下图所示的当地著名的引水工程是____________。(3)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