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案序号8课时1课型新授课课题第十三课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二、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重点、难点本课时是从法律层面上讲述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立法状况、环保原则和措施,以增强学生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本课的两个课时的内容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是本单元知行统一教育目标的落脚点。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二)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身边的环境问题,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知识: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懂得环保行动中自己的责任。教学准备上课前将同学分成3个环保小组:第一组,环保法律调查研究组;第二组,环保执法情况调研组;第三组,环保行动落实情况调研组。各小组自行推选组长,负责组员的分工与协作,汇总本组的调研成果。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本地教育资源,引用科技手段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集体备课案二次备课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一)漫画导入,震撼心灵: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漫画《处境艰难的地球》。地球上林立的烟囱,被砍伐的森林,无家可归的鸟儿,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气,汽车尾气和噪音等,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激起其环保意识。处境艰难的地球在学生的心灵受到猛烈冲击后,教师设问:地球为什么会处境艰难?它反映了什么问题?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学生发言后,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总结:由于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不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使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因此世界各国制订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国际公约,我国也进行了积极的参与。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我国参与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议定书和双边协定,其中主要有:《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该议定书的修正》;《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东南亚及太平洋区植物保护协定》、《国际热带木材协定》;《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等。教师归纳提升:环保,世界在行动,中国在行动。中国政府参与了所有的环保国际公约等,彰显了我国致力于保护环境的决心。在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我国政府更注重立足本国实际,制定了完备的环保法律体系,走上了依法保护环境的道路。(二)生生互动,感悟交流:我国完备的法律体系及作用教师设问: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你了解多少呢?请环保法律调研组的同学上台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自己搜集到的我国环保法律体系和我省人大制定的关于环保的法规,并让这些同学给同学们讲解我国环保法律体系的构成和这些法律各自的地位。展示1:我国广义的环保法律体系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展示2:山东省人大制定的环保法规《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南四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沂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办法》、《山东省防治环境污染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等。在学生演示和讲解完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及我省环保法规后,教师点拨:如此完备的法律体系充分表明我国保护环境的决心,那么这些法律的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呢?请环保执法情况调研组的同学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法律保护环境的具体案例,并让他们给同学们简单叙述案例及结果。待环保小组的同学展示完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相关链接思考:案例中体现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哪些原则和法律规定?以上两个小组的调查结果给了你哪些启发?学生思考后互相交流2分钟,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学生谈启发时,可能会有很多种说法,比如: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还有许多不法分子为了个人利益,置环保于不顾,法律必须严厉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