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短语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在北京。”和“我们在党的关怀下成长。”这两个句子中的“在”分别是动词、介词。B.“科技发达”“今天星期二”“中国工人”“这本书20元”都是主谓短语。C.“五十多年来,这位海外游子无时无刻不在眷恋自己的祖国。”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海外游子眷念”。D.“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仿佛已经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案】A【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基础知识的题目,综合考查了词性、短语结构、提取句子主干和修辞手法等多个知识点。A正确;B项中“中国工人”不是主谓短语,而是偏正短语;C项中句子的主干应该是“游子眷恋祖国”;D项中“仿佛已经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是联想,不是比喻。故答案为:A。【点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相关语文知识。2.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B.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C.“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心如同鸿雁”。D.“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中,“年轻”从词性来说是个形容词。【答案】B【解析】【分析】B项表述不正确。“令尊”称对方父亲的敬词,由“我们家家教很严”可知使用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短语类型的把握,句子主干的提取,词性的辨析以及谦辞与敬辞的恰当运用。3.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满街的深圳市花簕杜鹃,以灿烂的笑容送您出行,迎你回家。”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由西汉司马迁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C.《壶口瀑布》《安塞腰鼓》《苏州园林》这三篇文章的标题都是偏正短语。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首律诗的颈联。【答案】B【解析】【分析】ACD说法正确。B.《战国策》是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不是司马迁编辑的,司马迁写的是《史记》。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文学常识的积累以及辨析短语类型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然后再根据语境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掌握短语的类型及每种短语类型的特征,然后再根据具体短语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还要识记重点课文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然后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抚模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②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③这些文字不端架子,如行云流水,又如云端紫燕,显得气象万千。④此刻,你就沉溺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仿佛和一位智者相对而坐,听他娓娓道来,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A.两个“和”字都是连词,“行云流水”是并列短语,“娓娓道来”是主谓短语。B.“抚摸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这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C.“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这个句子中,“在温暖的阳光下”作定语。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沉溺”改为“沉浸”。【答案】D【解析】【分析】A:第一个“和”字是连词,第二个“和”字是介词;“娓娓道来”是偏正短语。B:“表示并列关系”分析错误,应是: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C:“在温暖的阳光下”作状语。D:分析正确,感情色彩用错,“沉溺”是贬义词。答案选D。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信息比照辨析正误。5.下列选项中的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报纸杂志外国朋友老师讲课改革开放B.桃花红漂亮极了写文章安排任务C.看电影柴米油盐太阳升跑得快D.心情好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