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六中七年级数学《三角形》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2.结合具体实例,通过观察,创造,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合作交流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材分析重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三边关系。难点: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教学方法:预学------探究------精导------提升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认识三角形2.阅读课本P121-123,完成预学检测。介绍三角形的顶点,内角,边的概念及其表示法。图11.如图(1)是人字形屋顶的框架图。(1)你能从图中找出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2)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学生讨论后教师明晰:用线段连结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所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ABC图2如图2中三角形记作:△ABC其中点A﹑B﹑C为顶点;∠A﹑∠B﹑∠C为△ABC的内角,AB﹑BC﹑CA为△ABC的边。二合作探究,了解三角形2.分别画出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做一做,巩固课题提问:任意的三根小木棒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量一量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将任意两条边之和,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比较,说出你的发现,你能否证明?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操作,肯定学生的发现。教师归纳:在图2中,由于“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所以:AC+CB>ABBA+AC>BCAB+BC>AC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DAC图3如图3:⑴图中有几个三角形?把它们表示出来。⑵BC是哪个三角形的边?AD呢?⑶∠B是哪个三角形的内角?∠ACD呢?ABCFDE图4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73-P174内容,观察并思考:什么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角平分线,几条中线,几条高?角平分线: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线段AE,则∠DAE=∠CAE=∠BAC。中线: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如线段AD。则有BD=CD=BC。高: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如线段AF,则∠BFA=∠CFA=90°。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思考:1P123练习(只要较小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最大的那条线段,就可以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2.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度,如何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大于其余两边的差,小于这两边的和。四练习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取值范围。2.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b-c︱-︱b-a-c︱。五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三角形及其有关概念,进一步理解了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应满足的条件。六作业1.课本P123A组T1T22.基础训练同步训练。七课后反思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2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预学检测:2用线段连结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所成的图形,叫做。学点训练:2分别画出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巩固练习:1要组成一个三角形,三条线段的长可以取()图11.如图(1)是人字形屋顶的框架图。你能从图中找出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2)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用线段连结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所成的图形,叫做BDAC图31如图3:⑴图中有几个三角形?把它们表示出来。⑵BC是哪个三角形的边?AD呢?⑶∠B是哪个三角形的内角?∠ACD呢?A.9、7、13B.2、3、5C.18、9、8D.3、5、92如图,⑴△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____、____、____;⑵∠B是△ABD中边______的对角,又分别是△ABE、△ABC中______、______的对角.⑶在△ABE中,∠AEB的对边是______;⑷在△ADE中,∠AED是______与______两边的夹角.拓展提升:如图,以BC为边的三角形有几个?以点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几个?分别写出这些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