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教学目标】1.知道工业的概念,说出工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2.以食品加工厂、钢铁厂为例,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3.通过阅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及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大国重器》第六集的视频片段(片头2分钟)。师: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物品,都是工业产品。因为生产要求不同,它们往往产自不同的地方。请同学们说说教室里有哪些工业产品,哪些可能产自本地?板书课题:持续协调发展工业(1)———工业的分布学生观看视频。感受中国工业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积极踊跃回答问题。感受到工业产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及周围所必须用到的工业产品的认识,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有个初步的认识。启迪思维导学新知一、工业与我们知识点一:工业的含义及作用1、读课本P82的图文内容,说出:(1)工业的含义。(2)工业的作用。2、思考:工业对国防、交通、农业有什么影响?二、工业的分布知识点:一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读课本P84图4—2—1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完成:学生通过看课本,划出重点知识;然后独立读图思考,讨论交流、认真解答。工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总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可为国防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为交通运输提供先进的机车和工程机械;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利用图片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图文的分析(1)找出我国沿海、沿长江、沿京广线的主要工业城市。(2)指图说出哪些地区工业城市分布比较密集,并总结我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的东西差异。(3)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知识点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1、在课本P84图4—2—1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上,圈画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2、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84的文本内容,结合图4—2—1,填写表格。工业基地发展特征工业中心有利条件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3、疑难探究:结合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思考小组同学认真读图,分析、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积极回答老师出示的问题,并上台指图展示。读图、探究、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点。总结:我国工业分布很不均衡,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认真读图,在课本上圈画出四大工业基地,并上台指图展示。读图、探究、交流、结合前面所学;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形成较为完善的答案,并填写表格。3、结合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同伴互助、疑难向老师问题询问,得出结论。不利条件:辽中南工业基地科学技术落后;京津唐工业基地水资源缺乏;沪宁杭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4、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工业影响因素的理论知识,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进行对比分析,答案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6、通过看课本划出答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归纳能力,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也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发展条件随时代的变化对钢铁工业的影响,培养学生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不利条件。4、完成P85的“活动”,加深认识我国工业分布特点。5、读课本P86的“阅读”材料,分析我国钢铁工业分布变化的原因。6、结合课本P86的“阅读”(钢铁厂)和P83“活动”(商品加工厂),说说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平坦的地形、充足的水源等。社会经济条件:便捷的交通、一定的科技水平等。组织交流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有哪些收获;还存在着那些疑问。工业的概念工工业与我们业工业的作用的分工业分布特点布工业的分布工业发展条件梳理、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收获了哪些知识,拓展了哪些思维。提高归纳能力,纵贯整体的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