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湖南省学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长沙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某住宅建筑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入射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当正午太阳光线为①时,有关该日湖南省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地昼夜等长B.正值梅雨季节C.盛行东南信风D.湘江正处汛期2.有关图中太阳光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时节气为冬至,③时节气为夏至B.该地②节气时昼长比③节气时短C.从②到③,入射屋内的光照面积增大D.从③到②,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下图为2015年某日14时东亚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3~4题。3.此时,P地的风向可能是()A.西北风B.正南风C.东南风D.西南风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地受冷气团控制B.M地受亚洲高压控制C.N地盛行下沉气流D.P、K之间锋面为暖锋下图为北太平洋局部海域图。读图完成5~6题。5.若以洋流模式图来表示该海域洋流分布状况,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表示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6.观测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米。下列措施有利于抑制海平面升高的是()A.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B.改变农业耕作方式C.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D.过量使用煤炭资源图5为某地水循环及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27.“海绵城市”是指遇到降雨时能就近吸收、存蓄、渗透雨水,在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的生态城市模式之一。目前,长沙市正在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引起变化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8.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A.甲处为背斜山B.乙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C.丙处岩石年龄最新D.丁处为流水沉积地貌下图为横断山区高黎贡山南段西侧蝶类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下列古诗词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图中蝶类优势种群分布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类似的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10.与该山麓东侧相比,山麓西侧水热条件好,植被丰富,蝶类色彩艳丽,种类数量较多,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脆弱性B.差异性C.有限性D.整体性交通拥堵指数是根据道路通行情况设置的综合反映道路网拥堵情况的概念性指数值。下图为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2015年1月长沙市连续两日同一时段交通拥堵指数变化对比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下列时段,汽车平均时速最低的是()A.8日6-10时B.8日14-18时C.9日4-7时D.9日16-19时1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是()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B.限制私家车出行C.集中布局商业网点D.错开上下班时间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313.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14.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15.“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快速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B.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C.实现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D.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图9及表格为某四地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读图表完成16~17题。16.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17.四个地区中,可能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的是()A.①B.②C.③D.④青海湖的鸟岛是一个以水禽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下图分别为青海湖区域图及水禽景观图。读图完成18~20题。18.青海湖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增加水体污染物质B.维持生物的多样性C.提高洪灾发生频次D.提高丰富农副产品19.今年来,鸟类的生存环境持续恶化。该区域环境持续恶化的具体表现不包括()A.酸雨危害加剧B.湿地面积缩小C.山地雪线上升D.沙化面积扩大20.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