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自然环境特征;第二部分描述绿洲农业;第三部分突出西部地区的能源和资源开发。这三部分内容彼此之间具有关连性,并以递进的方式呈现,自始至终贯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从《课标》要求看,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案例有极其鲜明的代表性。首先新疆是我国西部开发重要的边疆省区之一,其次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城市的分布和农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对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气候特点大致了解,但对这种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分布及农业发展的影响了解很少,教学中教师多用鲜明、直观的图片,设置相应思考题,引导学生合作分析、探究、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能力,绘制地形略图等,领会新知。设计思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地图分析并能绘制简图表示新疆地形分布特点及气候特点对农业的影响。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3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识图、析图、绘图,教师引导讲解领会新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影响区域农业的有利和不利地理因素,初步学会辨证分析问题的方法。2通过学习我国西部开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难点:分析新疆这种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和交通分布及农业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师指导识图与学生合作识图、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你熟悉的或吃过的新疆瓜果有哪些?你吃着感觉怎么样?那么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呢?这节课我们师生一同走进新疆去探索新疆的奥秘学生思考回答、进入新课学习的情境中学生日常生活中都吃过新疆的水果特别是哈蜜瓜、葡萄,但并不知道甜的原因,通过设下疑问,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过渡:要想了解新疆,首先要知道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多媒体课件学生识图领会,新疆位于我国西部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通过出示政区图,让学生从整体明确新疆位于我国的位置,从而为分析出示中国政区图。新疆的气候特点打下基础。新疆又是由多少个民族构成的呢?多媒课件展示,13个民族的图片并讲述这些民族虽然风俗习惯不同,但亲如一家,共同建设美好的新疆.学生观察图片,领会新疆是由多个民族构成的省区.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特点,更加深了学生对新疆的好奇感.大家都听过《新疆好》这首歌吧,其中有一段歌词是这样唱的,教师唱: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边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我们美丽的田园,我们可爱的家乡,那么新疆的地形到底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主要山脉呢?多媒体展示新疆地形图。并展示“疆”字构成动画,凸现新疆地形和位置特点。学生识图、归纳、新疆主要由三个山脉和两个盆地构成“三山夹两盆”学生在图6.33新疆轮廓图,画出主要山脉及盆地。学生观察、领会学生动手绘制,体会“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使学生更加形象的领会新疆地形和位置特点。教师叙述提问:歌词中戈壁、沙漠变良田,那么新疆又有什么沙漠呢?出示塔克拉玛沙漠图,教师接出提问:新疆沙漠如此之大,那么新疆人口又居住在哪呢?出示新疆的荒漠及周围环境图。学生观察,认识我国最大的沙漠,感受新疆的干旱学生识图、分析得出人口、良田都应分布在绿洲沿岸,同时分析绿洲水的来源。接着让学生合作探究活动题第二题,领会人口、城市交通分布与绿洲的关系,使学生明确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人们必须注意环境的保护。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认识到新疆的干旱。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充分思考,学习时间,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教师叙述提问:新疆的良田也同样分布在绿洲边缘,那么新疆又有哪些农作物及水果,又是采取何种方式灌溉的呢?多媒体展示绿洲灌溉农业,及特色产品。那么新疆人是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灌溉的呢?出示坎儿井视频。教师适当引导讲学生观察图片,领会绿洲农业绿色盎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