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授课班级**专业**班级授课章节第三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授课题目第三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学地点**教室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训课□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时间(写明日期)教学分析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需要的能要与营养素相对较多,供给适合小儿生理需要的营养是促进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最为理想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识)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儿能量和营养的需要、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特点。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归纳、总结、计算和实践动手的能力素质目标:认识到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的需求及提倡母乳喂养教学重点:小儿的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特点教学难点人工喂养中牛乳的配制和乳方的计算及辅食添加的原则教学设计利用讲授、多媒体课件、测试、等教学手段给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本节课内容。重点运用讨论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内涵,掌握小儿营养与喂养的内容。学法设计本意主要是概念和记忆、计算内容,因此,为了减少理解的难度和记忆的枯燥。学习上采用讨论式学习,在讨论中使学习逐步逼进概念。结合素材、直观的展示小儿喂养与营养的主要内容,帮助记忆。教学准备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护理学》第二版教材教案、PPT相关的图片教学内容(任务)及过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或采取的措施与手段和时间分配(一)导入新课:问题:1、你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吗2、你知道小儿的营养需要与成人有哪些不同吗3、那么对于不同时期小儿他们的喂养要求又有什么不同呢启发学生思考,提起学习兴趣。引入新课。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一、能量的需要(一)基础代谢(二)生长发育(三)食物的热力作用(四)活动消耗5min抛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此处老师要关于组织和引导,让学生积极,有序回答。15min30min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图片展示图片展示45min(五)排泄损失每天需要总能量:婴儿:420 ̄460kJ/kg(100 ̄110kcal/kg),每增长3岁:减去42kJ/kg,15岁:250kJ/kg二.营养素的需要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需要:脂溶性:A、D、E、K维生素的需要:分类水溶性:B族、需要量及来源矿物质的需要:(1)常量元素:钾、钠、氯、钙、磷(2)微量元素:铁、铜、锌、碘等需要量及来源水的需要:①比例:婴儿占体重65% ̄78%②每日需要量:婴儿150ml/kg,每长3岁减少25ml/kg③主要来源:食物、饮用水膳食纤维的需要:①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图片展示用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有关计算方法②每日需要量:20 ̄30g/kg③主要来源:谷类、水果、新鲜蔬菜第二节婴儿喂养(一)母乳成分:1.初乳:产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2.过渡乳:产后6 ̄10天内分泌的乳汁3.成熟乳:产后第11天 ̄9个月分泌的乳汁4.晚乳:产后10个月以后分泌的乳汁(二)母乳喂养的优点1.满足营养需要:(1)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当,为(1:3:6)含乳清蛋白为主;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解脂酶较多;含乙型乳糖多。(2)钙、磷比例适宜(2:1)易吸收;锌、铁的吸收率高。(3)含多种维生素2.增强抗病能力:初乳中含SIgA,可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含有较多的乳铁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巨噬细胞等,能对抗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3.促进心理发育:婴儿与母亲紧密接触,母亲的抚摸,温柔的话语,带给婴儿深刻、微妙的心理暗示与情感交流,使婴儿获得最大的安全感;母婴目光的对视,可增加互相了解及信任。4.哺喂经济方便:直接喂哺不易污染,乳汁温度适宜,且乳量随小儿生长而增加,即方便又经济。5.有利母亲健康:母亲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复原。母亲哺乳期月经推迟,还可起到一定的避孕作用。哺乳母亲也较少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疾病。(三)母乳喂养的护理1.开奶时间:产后半小时内。通过吸吮乳头的刺激,促进母亲泌乳素的分泌,使之提早分泌乳汁。早吸吮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2.哺乳次数:新生儿→按需哺乳→2 ̄3小时喂1次2个月后→3 ̄4小时喂1次3个月后→夜间停1次,约6 ̄7次/天3.喂哺方法①喂乳前先换尿布、用温开水清洗乳头。②哺乳时母亲宜采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