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5页2013年宁波大学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感想汇编2013.12第2页共25页第1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5页1.与数模的缘分学院:商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姓名:段琼妍学号:116010395(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刚来宁大第一次从一个机械的男生口里听说有数学建模比赛,想一想好高深的样子,感觉与自己应该不会有什么交集;但缘分就是这么奇怪,非但我与数模结缘,更是纠结一年之久。大一下学期看到宁波大学数学建模校内赛的宣传海报,初步了解到这是一项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比赛,准入门槛不高。恰逢当时上学期的挂科经历使我备受挫败,感觉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是那么多,无知之处也是那么多,果断来到了讲座现场倾听。出乎意料,现场很寂寞,但是老师的讲解很精彩;我了解到数学建模运用的数学知识并不只有理学院的学生才可以驾驭,我也有学过;然而看到在座很多大二大三的学生,我还是怯场了,于是放弃报名,但每场讲座都有前往,等待大二时的参与。时光荏苒,校内赛来临时我依然参加了大部分讲座,本来还想是不是应该复习大一的数学基础知识,然而课业等多种原因使得我临时组队匆匆参与了校赛。虽然那个学期也有选修数模课,但是一直处于数模的空白期,老实说拿到题目时真的手足无措,基本是硬着头皮把论文给赶了出来,结论是数模好难。暑期有数学建模培训,可以说一直是紧张的状态。曾经想过暑假要一个人在学校呆很久,加上又有社会实践这样的琐事,考虑过是不是要放弃,然而想一想为了数学建模等待那么久,一学期的课程也学下来了,我也不为拿什么奖,学习知识于我而言是最有意义的。只是培训过程也是几多波折。集训的时候真的很挫败,老师讲的东西都不太懂,数学软件也不怎么会用尤其是大一的数学知识好像也都抛诸脑后了。看到别人长篇累牍的论文,紧张激烈的讨论;而自己这边不懂不说,和队友的配合也很不好,顿时就有自己很废柴的失落感。大概是一种恶性循环,连带热情也没那么浓厚了,虽然还是有时常报到,题目又有去练习,但坐在那边免不了看看新闻,逛逛贴吧什么的;第3页共25页第2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5页对比一些大神滴水不沾、寸步不移的状态,实在觉得汗颜。甚至以至于我都萌生出中途退出比赛的想法,然而要好的几个女生劝服了我:既然已经呆了这么多天,突然走的话机会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于是我依然留下来,更加坚定自己要以学习相关知识为主,并不急于追赶老师的出题进程。其实合作真的不像它的笔画那么简单,往往实际行动的时候总是会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因而参加数模培训的各组能够一开始配合得如鱼得水的真的不多。也就是在这时,老师给我重新安排了一个小组。组内的两个同学在这一块学得还蛮上手,两人在建模与编程两方面协调得自然,之前的练习题也都较成功地做出,只是缺乏一个写手将两人的工作过程以数模的语言合适地描述下来。想一想自己本就是建模与编程比较薄弱,既然如此,就合作试试,正好可以向他们学习学习建模的思路等方面。在剩余两个周期的培训过程中,我们队伍每天都是准时报到,在培训室练习的时间比较长,不说卧薪尝胆,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下去。每一次拿到题目,基本上是有另外两个同学分析思路,尝试做题,(当然有问题也是及时询问老师啦),而我的工作在头一天就比较轻松,也就是了解两人的思路,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后就在列好的版块里开始写作,将题目的分析思路,求解过程等各方面清楚描述出来,大致成稿就可以给组员浏览,看看写得是否是正确的思路,并就组员的想法进行讨论修改论文。在新的队伍里合作明显感觉分工清楚,保证题目的求解进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不过路不都是平坦的,新的合作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我与建模的同学就题目的求解思路上就容易产生歧义,往往要一番激烈“争吵”才能决定,甚至有时双方都觉得无语,不知该说什么好。我是一个喜欢有话直说的人,所幸组员们也很实在,所以出现问题直接沟通倒都还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