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GAP对药用植物栽培的基础条件的要求作者:唐之康关键字:GAP药用植物摘要:探讨药用植物实行GAP的基础条件及可行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对药用植物栽培的基础条件作了要求,包括产地生态环境、种质和繁殖材料及栽培管理等。一、对产地生态环境的要求(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第四条规定,“生产企业应按中药材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1.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对于药用植物来说即指不仅能在该地生长,而且适宜于在该地的自然环境下大量的生产。其表现为不仅药用部位生物产量高或具有一定的产量,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效成分含量也高。这也是地道药材所必备的条件,如浙江省磐安县的磐五味等。反之,如果某地生产的某种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大大偏低,即使生物产量再高,也只能说是该地不适宜种植该药用植物。(1)从经济的角度上看,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可以避免因不适宜栽培而强行栽培所导致的浪费。我国在20世纪提过南药北引和北药南引,也曾将国外的药用植物引种到中国。这个过程中,有些药用植物的引种是成功的,如杭州市药物研究所从欧洲(主要是德国和西班牙)引种的西红花(CrocussativusL.),并经过多年的栽培和驯化,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方法——“室花露殖法”。另外有些所谓成功的引种,在生物学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因为该药用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而使栽培面积在较大的地域的扩大而已。然而绝大多数的引种是不成功的。有些引种是通过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一些要求很高的设施,以维持或促进某些药用植物的生长。由于该药用植物不能在引种地的自然环境下生长,其推广的价值就低了甚至没有推广价值。这种在设施环境下产出的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及药用价值是值得怀疑的。而且引种成功的关键是驯化,植物学和育种学上的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在当地准备栽培某一个新药用植物时,是不能盲目的;若是引种则更要做好长期的成本投入的准备。(2)产地适宜性原则的另一体现是对地道药材的要求。《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五十五条定义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的地道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中具有特定产区的药用植物(有的也兼具特定种质)由于其特殊的生物习性,决定了对种植地的特殊要求,包括:土壤的质地、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有机质含量(或有效肥力)、土层结构等。具体的药用植物对于以上条件往往有具体的要求,而现行的GAP对此并没有进行明确。这可能要在GAP的实施细则中或相应植物的种植操作规程(SOP)中予以明确了。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就是指在什么样的土地上栽培适宜生长的药用植物。由于各药用植物有其不同的生物习性(生长特性),因而在生长期间对光照、水分特别是土壤有着特定的要求;而且由于长期耕作,土壤会出现肥力下降及病虫害富集等现象,相应的导致某些药用植物在栽培制度上有轮作的需要。这些因素必然要求某一地区在种植多种药用植物时,根据它们的生长习性统筹规划其栽培布局。在首先能满足正常生长要求的前提下,再去考虑各药用植物的产量及其配比。(二)第五条规定中药材产地的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空气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应符合土壤质量二级标准;灌溉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二级标准。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5)中的二级标准,该标准应用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其中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单位二氧化硫(SO2)年平均0.06mg/m3(标准状态)日平均0.05一小时平均0.50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0.20日平均0.30可吸入颗粒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