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第2课时)课题名称:第21章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第2课时)教师姓名: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说出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4.举例说出地球上存在不同人种形成主要的原因,明确不同人种来自共同祖先,逐步形成各族人民一律平等的思想;5.明确人类起源于动物,而不是神创造的,认同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6.认同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教学重点1.明确人类起源于动物,而不是神创造的,认同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2.认同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3.明确不同人种来自共同祖先,逐步形成各族人民一律平等的思想。教学难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大自然中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包括我们人类都是进化而来的,如果把地球46亿年的历史比作一年的12个月,1月1日看作是原始地球形成的时间,你猜猜看,人类是在什么时间出现的?12月31日深夜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人类诞生以后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哪些阶段呢?板书:二、人类的进化阶段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现在,如果你们是古人类学家,你将会从哪些方面探讨人类是如何发展的,经历了哪些阶段呢?化石的发掘过程以及对地质年代的测定,将它们进行排序,进而推测人类的进化阶段。古人类学家在发现化石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坚韧的毅力,还要有足够的解剖学知识,能判断出挖掘的化石是属于人类的,同时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能利用挖掘出的化石碎片拼接在一起,推测其形态结构的一些特征。根据化石,古人类学家还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测?(生存年代、脑容量的变化、工具的使用情况等)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又有哪些证据?展示:出土的一些化石标本寻找古人类的化石;根据化石推测人类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感受古人类学家工作的艰辛这是玛丽-利基和路易斯-利基夫妇正在分析化石,他们一家三代都从事对古人类的研究,被称为是古人类第一家族这是玛丽-利基发现的东非人头骨化石,通过种种理化测年法测得他的生存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化石为人类进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人类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人类的进化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距今420万年~100万年前能人:距今200万年~175万年前直立人:距今180万年~20万年前智人:距今20万年~1万年前在人类不同的进化阶段中,人类都出现了哪些特征呢?倾听南方古猿:400万年~100万年前,直立行走,脑容量约450~530毫升这是古人学家美国的唐纳德-约翰逊博士于1974年在东非分析:化石与人类直的埃塞俄比亚发现的“露西”骨骼化石。露西的骨骼化石显示:髋骨较宽、股骨较粗,因此人们推测她已经能够直立行走,经过测定他生活在320万年前,是闻名世界的古人类化石立行走的关系能人(早期猿人),根据发掘的化石人们推测它们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是手巧的人,称之为能人,生活在200万年~175万年前,脑容量约700毫升直立人(晚期猿人)能用火和工具,180万年~20万年前,脑容量800~1100毫升,如在我国周口店猿人遗址发掘的北京猿人,就属于直立人北京猿人的发现者之一: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对研究人类的起源做出了很大贡献说到北京猿人:学术界公认的北京猿人生活在40万年~50万年前,但我国的科学家采取了新的方法测定出他生活在77万年前,科学技术手段的改进,使得古人类学者需要重新认识古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分析:重新测定北京猿人生活的年代有什么意义?77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生活在严寒的环境下北京猿人生活时间的重新测定,将使更多学者重新考虑人为用火的可能。这个意义是重大的。(毕竟77万年前的气候条件,对北京猿人的耐寒能力,提出了更巨大的挑战。这一测定成果发表在2009年3月的《自然》杂志上。)这是在德国发掘的尼安德特人化石及复原图,脑容量平均为1400毫升,使用骨制成的工具,属于早期智人(古人)20万年~5万年前分析他们的一些特征晚期智人(新人)我国周口店猿人遗址发掘的山顶洞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