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课题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贵州气候特征、地形特点及矿产资源等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了解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方文化特色,以及掌握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3、了解贵州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主要为石漠化过程及其影响。教学难点石漠化过程及其影响教学重点贵州崎岖的地形及其影响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教学步骤(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省区——贵州省的环境保护欲资源利用。(板)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一、自然地理概况(自读)93页(板)气候条件(问)①贵州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冬,夏无酷暑,阴雨天多)②为什么贵阳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南下的冷空气被云贵高原所阻而形成的准静止锋,叫昆明准静止锋,贵阳位于该锋下冷空气的一侧,经常有连续性的降水)③高原地形对贵州的气候有无影响?(有,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板)地形及其影响教学步骤(自读)93页(问)贵州地形崎岖带来什么影响?(交通不便;人口和城镇多分布在山间平原和盆地;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小结)山区贫困的原因:山区耕地眇,土地贫瘠,人口众多,交通不便,使得人均耕地少,生活贫困;加上过度开垦荒地,植被破坏,使得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严重,造成贫困。摆脱山区贫困的措施:植树种草,异地迁移,发展农副生产,开发旅游资源等(思考)93-94页活动(讨论)贵阳“冬无酷寒、夏无酷暑”的原因(小结)纬度低,海拔高。(板)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自读)94页(思考)石漠化的原因是什么?给人们造成哪些后果?(学生讨论)明确:石灰岩广布,土层薄,不合理的垦殖。引发滑坡、泥石流等问题;(活动)讨论主要问题的环节?人为因素起着什么作用?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明确:人的不合理垦殖是问题关键(板)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自读)p95(问题)贵州在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哪些措施?综合治理如何进行?明确:1.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该耕地为坡地等。2.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工业、生态城市的建设。(板)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读图)课本P96-97(问)有哪些矿产资源?有什么特点?如何发展?明确煤炭,小而分散,水火发电。(问)有哪些旅游资源?怎样利用来发展?明确旅游资源有溶洞、峰林、黄果树瀑布、板书设计:布依、苗、侗等少数民族文化等自然风光、民俗特产服务水平提高(问)贵州通过哪些主要铁路与外界沟通?(湘黔、贵昆、川黔、黔桂)(问)贵州远销海内外的特色产品有哪些?明确茅台酒等(问)贵州在西部大开发工程之一——“西电东送”中的作用有哪些?明确(贵州的水电和火电资源开发送至广东沿海)第三节贵州省一、自然地理概况气候特征地形及其影响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