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常见物质检验[学习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知识梳理]1.欲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铵离子,实验及判断方法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欲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氯离子,实验及判断方法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欲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硫酸根离子,实验及判断方法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许多或,在灼烧时都会使呈现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叫做,此过程(是,不是)化学反应。5.焰色反应的实验方法是,首先,然后,最后还要。钠元素可使无色火焰呈色,钾元素可使无色火焰呈色,但观察钾使火焰变色情况时,需要透过进行观察。6.现代化学也可借助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如测定物质中是否含C、H、O、N、S、Br等元素可用,测定有机物中的某些基团可用,测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可用。[例题分析]例1.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开的是()A.MnO2、、CuO、FeOB.(NH4)2SO4K2SO4、NH4ClC.AgNO3、KNO3、Na2CO3D.Na2CO3、NaHCO3、K2CO3解析:题中对鉴别的要求是“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解答时要联系已学知识,试探性地给每组物质寻找符合条件的“一种试剂”。联系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原理,可想到用浓盐酸来鉴别“MnO2、CuO、FeO”。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会产生黄绿色气体,氧化铜能溶于浓盐酸产生深绿色溶液,氧化亚铁能溶于盐酸生产淡绿色溶液。考虑NH4+、SO42-的性质可选用Ba(OH)2溶液来鉴别(NH4)2SO4、K2SO4、NH4Cl。(NH4)2SO4中加氢氧化钡有沉淀出现,加热还会有氨气,K2SO4中加氢氧化钡只有沉淀,NH4Cl中加氢氧化钡只有氨气出现。根据Ag+、CO32-的性质可选用稀盐酸来鉴别AgNO3、KNO3、Na2CO3。AgN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Na2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会产生无色气泡,KN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无现象变化。由于Na2CO3、K2CO3两种物质都含CO32-,而阳离子是Na+和K+,中学化学范围内很难找到试剂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故答案为D。例2.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O42-、Na+、用心爱心专心CO32-、H+、NO3-、HCO3-、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做了如下实验,以确认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1)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试纸显红色;(2)取2毫升溶液,用氯化钡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3)对(2)中所得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清夜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试回答下述问题:(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2)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填写代号),对错误的改正方法是。(3)按上述操作,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解析:PH试纸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大量H+,则一定不能大量存在CO32-和HCO3-;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大量存在SO42-;由于步骤(2)中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中含有Cl-,将干扰Cl-的检验,所以步骤(2)是错误的,应将用氯化钡溶液改为用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答案(1)H+、SO42-;CO32-、HCO3-(2)将氯化钡溶液改为硝酸钡溶液(3)Na+、NO3-。[基础训练]1.点燃一根蜡烛,用冷碟底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在碟底有炭黑出现,由此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A.碳元素B.氢元素C.氧元素D.氢、氧元素2.下列试纸在使用前不能用水湿润的是()A.蓝色石蕊试纸B.碘化钾淀粉试纸C.PH试纸D.醋酸铅试纸3.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并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香蕉、马铃薯、米饭和面条中滴入碘酒均会呈蓝色B.普通砖瓦、普通水泥地面和大理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