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教学目标】:1、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2、识别食物的酸碱性3、知道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教学重点】:1、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2、识别食物的酸碱性3、知道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教学过程】:【引入】:上一个单元讲授了关注营养平衡,主要学习了几种和生命息息相关的营养物质,糖、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每天都必须合理摄入一定量的这些营养物质,为此,我国制定了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讲授】:中学生每日吃食物的合适量(营养食谱)主食:(米、面、杂粮)400—500克肉类:(包括鱼、虾)50—75克蛋类:(1—2个)50—100克豆制品:50—100克新鲜蔬菜:400—500克植物油:10克食盐:4—8克除以上食物外酌情增加下列食物:牛奶:150—200克水果:400—500克芝麻、花生、大蒜不多于50克甜食(糕点、糖果)不多于15克【讲解】:合理营养与合理膳食:合理营养就是一旦三餐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也就是膳食调配合理,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主食有粗有细,副食有荤有索,既要有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也要有较多的蔬菜,还要经常吃些水果,这样才能构成合理营养,合理膳食要素。食物要多样,食盐要限量;饥饱要适当,甜食要少吃;油脂要适量,饮食要节制;粗细要搭配,三餐要合理。一、水在人体中的作用【阅读】:课本P31【讲解总结】:1、水是生命的基础。(水占人体体重的三分之一)2、水在人体的生理作用:(1)帮助消化(2)排泄废物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3)润滑关节(4)平衡体温(5)维持细胞(6)淋巴和血液【思考与交流】1、自然界存在绝对纯净水吗?为什么?2、天然水为人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3、天然水都可以直接饮用吗?为什么?4、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等,选择哪一种饮用好呢?【提问】:化学上水溶液的酸碱性是如何定义的?二、食物的酸碱性【提问】1、食物的酸碱性指的是什么?指按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是指食物的性或性。【讨论】食物的酸碱性和化学上溶液的酸碱性有何不同?化学上溶液中的酸碱性指的是的性质。【思考】2、如何判断食物的酸碱性?【小结】:由碳、氮、硫、磷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为酸,代谢产物一般呈酸性,这样的食品属于酸性食物;某些蔬菜、水果多含钾、钠、钙、镁等盐类,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在生理上习惯称为碱性食物。【讲解】:3、常见食物的酸碱性1.强酸性食品:蛋黄、乳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乌鱼子、柴鱼等。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3.弱酸性食品:白米、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4.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番茄、香蕉、橘子、南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6.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等。【阅读】:教材P33思考:4、为什么应注意酸碱性食物的搭配,以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1)、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对所涉及的体液都有较严格的酸碱性要求。如:人体血液的PH范围7.35—7.45,否则会出现“酸中毒”或者“碱中毒”。(2)、人体细胞内重要的酸碱平衡: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CO2+H2OH2CO3HCO3-OH-H+如:这些平衡需要通过选择不同的食物来保持。【提问】:为何通常人的尿液呈酸性,会造成什么后果?应如何进行食物调整?三、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1、概念:为了改善食物的色、香、味、或补充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失去的营养成分,以及防止食物变质等,我们经常会在食物中加入一些天然的或化学合成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食品添加剂。【阅读】P33-P342、食品添加剂的分类:(1)剂--如:天然或人造色素(胡萝卜素、胭脂红、柠檬黄、苋菜红等)(2)剂--如:食盐、醋、味精(3)剂--如:早期采用的有食盐、糖、醋等,现在常用的有苯甲酸钠、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二氧化硫等(4)剂--如:食盐中加碘、酱油中加铁、粮食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