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的文艺(2)(总55)(一)考纲考点19世纪以来的美术: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品。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电影的出现;电视的发明与发展;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二)知识导学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1)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西班牙: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2)现实主义美术作品:法国:米勒《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3)印象主义美术作品:法国:莫奈《日出·印象》;荷兰:梵高《向日葵》。(4)现代主义美术作品: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三、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1、电影艺术条件:①第二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②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历程:①19世纪末电影诞生,到1927年之前都是无声电影,被称为电影史上的“默片时代”。②20世纪20~40年代电影艺术进入成熟期,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由小规模、低技术制作形成大规模、系列化和专业化制作。③二战后电影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影技术也获得很大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技术充分利用三维动画、数字技术、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2、电视艺术产生和发展:①20世纪初至30年代初,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英国的贝尔德)。②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在英国和美国发展。③二战以后电视真正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神速。特点:①可承载图象、语言、音乐等多种信息形式,兼备报纸、广播、电影几种传媒的功能。②覆盖面广、实效性强、现场感强。功能:传播资讯、远程教育、娱乐和展示艺术品。3、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②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③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既区别又联系,它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1觉冲击和心灵启迪。④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⑤由于电视本身的特点,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巩固迁移19世纪以来的艺术1、(08江苏单科)右图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一幅画,它最可能创作于A.18世纪末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后期D.20世纪初期2、(08江苏单科)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A.《格尔尼卡》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自由引导人民》D.《日出印象》3.(08广东单科)毕加索曾注意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4.(08山东基本能力)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幻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5.(08海南单科)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6.(08南通二调)文学、艺术虽然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在创作风格上却可以有相似之处。与右侧名画具有相同创作风格的作品是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人间喜剧》C.《巴黎圣母院》D.《日出·印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