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晶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知道金属晶体内原子的几种常见堆积方式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究金属晶体结构中堆积方式的可能性,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金属晶体结构中可能堆积方式的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金属晶体内原子的空间堆积方式教学过程:引入:展示一些晶体的图片。复习:晶体的一些基本概念。过渡:金属晶体中,金属键使金属原子有序规则地排列。今天,我们一起讨论有关金属原子的空间排列问题。分组活动1:探究同一平面内原子的可能排列方式利用17个大小相同的乒乓球,有序地排列在水平桌面上(在水槽中),要求小球之间紧密接触,有序排列。讨论可能有几种排列方式?每一种方式空间特征?学生汇报:可能的几种排列方式。多媒体展示:学生排列结果,主要介绍以下两种方式。非密置层密置层分析:两种方式的特征。1过渡:我们继续讨论,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首先讨论非密置层这种情况。分组活动2非密置层排列的金属原子,在空间内向上紧密堆积的可能的排列。汇总各类情况逐一讨论。多媒体展示:如果是非密置层上层金属原子填入下层的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中,每层均照此堆积,形成ABAB堆积,叫做体心立方堆积。分组活动3:在密置层排列的金属原子,在空间内向上紧密堆积的可能的排列。汇总各类情况逐一讨论。学生汇报:可能的几种排列方式以及堆积特征。多媒体展示:密置层的原子按紧密堆积方式堆积,会得到两种基本堆积方式。第一种:按ABABABAB……的方式堆积,得到是叫六方堆积。第一种:按ABCABCABC……的方式堆积,得到是叫面心立方堆积。分组活动4:再次体会两种堆积方式的特征。展示:面心立方晶胞的抽取。归纳与小结:金属晶体常见的三种堆积方式对比学习: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课堂总结:1、基础知识:金属晶体常见的三种堆积方式;2、基本思路:得出金属晶体常见的三种堆积方式的一般思路和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一般方法。布置作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