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新课程改革中的“五让”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 侯建成邮编:212310信箱:dyhcydy@163.com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和推广。我们知道,学生是自身学习的积极的、能动的主体,是一个不断激发、发展和提升的有意义的智力生命运动过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积极深入地推进这个过程的改革呢?笔者以为,应努力做到“五让”:一让讲台,尊重学生的自主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它是一个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新课程之所以十分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动力的形成,主张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交往与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正的把教学的主阵地——讲台让给学生,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交往、主客体角色的互换,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中场独立认知方式与场依存认知方式的发生与共赢,才能让学生在场核心——讲台上实现自我的人生与知识价值。教师走下讲台,变“面对式”“同向式”,师生同向而坐或同向而立,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压抑感”。老师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歌来一起舞”,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老师走下讲台,暗示学生:师生间是平等的民主的互相尊重的。老师走下讲台,明示学生:我下台为了你上台。新课程改革强调“构造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出讲台,就是给学生一个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就是对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差异加以珍惜和有效开发,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智力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据一位地理老师讲,让讲台为学生们带了许多变化:脸上的笑容多了,地理课上几乎没有人作“小动作”,所有的人都兴致勃勃的参与到地理教学活动中;上台的胆量增添了。有个学生要参加市里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表演赛,老师问他:“紧张吗?”学生回答:“不很紧张,整天上台,练出来了。”这些仅仅是“显性变化”,已经令人非常欣喜了,然而这其中的“隐性变化”更是意义非凡。学生在讲台上的自我展示,最要紧的是自信心的觉醒、自主意识的增强、自立能力的培养。而这“三自”正是学生立足未来的基石。二让角色,师生是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伙伴,教师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它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