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边边边(第7课时)教案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判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合作交流等过程,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对图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根据“边边边”判定全等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说理教学难点根据“边边边”判定全等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说理教学设计预习作业检查⒈已学过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⒉如图1,已知AC=DB,∠ACB=∠DBC,则有△ABC≌△,理由是,且有∠ABC=∠,AB=。⒊如图2,已知AD平分∠BAC,要使△ABD≌△ACD,根据“SAS”需要添加条件;根据“ASA”需要添加条件;根据“AAS”需要添加条件。4.三角形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欣赏下列图片,完成下列问题:CDAB图1图2ABCD问题1:你觉得三角形在这些地方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你还能举一些类似这样的例子吗?问题2:从三角形的这个性质上,你觉得三角形全等的第三个条件是什么?你能通过动手操作来判断这个条件是正确的吗?大家试试看:按下列画法,用圆规和刻度尺画一个三角形,(1)画线段AB=5cm;(2)分别以点A、B为圆心,4cm、7cm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C;(3)连接AC、BC。画好后剪下来,观察你画的三角形和其他同学画的是一样的吗?归纳: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简记为(SSS.)几何语言: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1.判别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2.已知:如图1-⑴,点A、C、F在同一直线上,AB=FE,BC=EC,AC=FC,△ABC与△FEC全等吗?说明你的理由.⑵已知:如图1-⑵,点A、C、D、F在同一直线上,AB=FE,BC=ED,要使△ABC≌△FED,可以添加条件____________.⑶将图1-⑵中的△FED向左平移,得到图⑶,在⑵的条件下(连同你添加的条件),猜猜BC和ED的位置关系,说说你的理由.⑷仔细观察图1-⑷,它是由图⑶怎样变来的?就此图形你能编一道题吗?ABCFE图1-⑴ABCFED图1-⑵ABCFED图1-⑶CABFED图1-⑷ABCDMNO12“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例1:如图,AB=DC,AC=DB,求证:△ABO≌△DCO例2:如图,AB=CD,AD=BC,O为BD上任意一点,过O点的直线分别交AD,BC于M、N点.求证:“10分钟检测、反馈、矫正、小结”环节1.如图1,已知:BC=AD,要使≌,只需增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2.如图,在△AED与△ACB中,AE=AC,AD=AB,ED=CB,若∠EAC=40°,则∠BAD=_____(第1题)(第2题)(第3题)3.如图,在△ABC与△DEF中,B、F、C、E在一条直线上,若BF=CE,AC=FD,则下列补充的条件能说明△ABC≌△DEF的有()①AB=DE;②AC∥DF;③∠A=∠ACB;④∠E=∠BA.1个B.2个C.3个D.0个ABCD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边对应平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一边相等,其余两边对应平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有一边对应平行,其余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一边重合,其余两边对应平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②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AB=AC,D是BC的中点。(1)AD能平分∠BAC吗?为什么?(2)AD是BC边上的高吗?为什么?7.已知在五边形ABCDE中,AB=AE,BC=ED,∠B=∠E,M是CD的中点,则AM⊥CD,你知道理由吗?课后作业课作:数学补充习题家作:讲义一份。师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