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硅酸盐工业简述》一课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硅酸盐工业简述》一课是第一章常识性介绍的内容,它与前面所学知识二氧化硅、硅酸盐的性质等内容联系非常紧密,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一个示例。(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硅酸盐工业”;了解制水泥的主要原料和生产过程、水泥的主要成分和性质;了解制玻璃的主要反应和主要原料。2、能力目标:提高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习惯。3、情感目标: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4、科学思想:形成正确的科学社会观,关心环境、资源再生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5、科学方法:自学阅读和讨论交流。(三)教学重点:水泥、玻璃的主要成分和生产普通玻璃的化学反应原理。二、说教法:配合学案引导自学讨论法、归纳法。它由三个环节组成:(1)创设联想,提出探索问题,(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推理,(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结果。三、说学法: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选择良好的学法关键在于找到教法与学法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的统一。1、主动学习法:通过学案的布置,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自学、思维、推理及综合的能力。2、达标检测、反馈补救法:根据教学目标编辑一些不同梯度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3、鼓励学生利用因特网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把收集到的教学资源做成资料库,并把网址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后上网通过搜索需资料库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要。四、说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练习1讨论,回顾硅酸盐知识,例举硅酸盐制品的广泛用途,引入硅酸盐工业课题。2、“硅酸盐工业”:从组成上可以看出玻璃属于硅酸盐,象制玻璃、水泥、陶瓷等硅酸盐产品的工业叫硅酸盐工业。3、玻璃工业:玻璃成分:课堂练习1答案。思考1:“玻璃态物质及其性质”课堂练习4。玻璃热软化易加工。(1)从成分入手,提供一些物质---高岭土、正长石、石英砂、纯碱(1300元/吨)、烧碱(2300元/吨)、石灰石(32元/吨)、消石灰(315元/吨)、生石灰(280元/吨)及其价格,引导选择原料。简介玻璃原料在我国的分布情况(见地图)。思考2:预习练习7---建玻璃厂应考虑什么?(从原料存在、价格、交通、劳动力、环境保护等考虑)。简介洛阳北玻、蓝地(图)、秦皇岛耀华玻璃厂等。(2)化学反应原理:(学生书写反应式)思考3:课堂练习2---违反规律吗?(规律仅适用于溶液)。(3)设备:玻璃熔炉。加工种类--普通玻璃(混有铁的化合物呈浅绿色)、蓝玻璃(氧化钴)、红玻璃(氧化亚铜)、化学仪器玻璃(硼酸盐,骤热骤冷、耐酸碱)、光学仪器玻璃、钢化玻璃(软化速冷)、光纤玻璃。用途广泛。思考4:预习练习2和课堂练习3(引导讨论:从玻璃态物质的性质和环境保护角度考虑)。4、水泥工业:讨论:原料—设备—生产过程—反应条件—水泥成分—应用(一个学生说,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思考:课堂练习5(生料—熟料问题)常见的几种水泥和新型的“双快”水泥。水泥的标号。5、陶瓷工业:阅读3。6、归纳:(1)产物:硅酸盐。(2)原料:含硅物质、碳酸盐、硫酸盐等。(3)反应条件:高温。(4)反应原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7、板书设计:第三节硅酸盐工业简述硅酸盐工业:从组成上可以看出玻璃属于硅酸盐,象制玻璃、水泥、陶瓷等硅酸盐产品的工业叫硅酸盐工业。一、玻璃工业1、成分:(略)2、原料:(略)3、原理:(略)4、种类:(略)5、用途及环境保护二、水泥工业原料—设备—生产过程—反应条件—水泥成分—应用三、陶瓷工业(略)归纳硅酸盐工业的特点:(1)产物:硅酸盐。(2)原料:含硅物质、碳酸盐、硫酸盐等。(3)反应条件:高温。(4)反应原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五、效果预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生活实际内容引入,利用投影、录象等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活动,引起加强学生有意注意,设计合理的探究内容,让学生在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