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6综合-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其文化蕴含,了解西部自然风光;更深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尤其是对联的赏析,感悟对联的语言妙趣和文化韵味,学会创作楹联,锤炼和提升语文的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学重点1.围绕“走”这一主题,以丰富人生经历和提升文化素养为目的组织活动。2、通过活动培养留心观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教学难点了解对联知识,学写文情并茂的游记。四、难点突破运用五环节教学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五、课前准备提前2周分组发动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包括风景图片和民俗风情、家乡风貌、对联知识和介绍等。六、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祖国山河贮存了厚重的人文精神,古人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到广阔的天地中去旅游,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而且可以对书本知识进行实地验证,获得真知,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展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今天,让我们一起放飞自己,神游天下,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吧!二、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家乡风景独好。谁不说俺家乡好?都说自己的家乡美,在我们的家乡就有很多自然风光,名胜古迹。请第一组展示我们家乡的美。学生展示家乡图片。魅力洛阳我们的家乡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这里风景优美,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应为保护我们的家乡做出一些小小的贡献,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好。白马寺位于洛阳东郊12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相传东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位金人在宫殿上空盘旋,遂派人前往西域求佛法,永平十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翌年建寺。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劳,故取名白马寺。建成之后,又经宋、元、明各朝重修,才形成今日的规模和布局。龙门西山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开凿于唐贞观23年(公元650年)。整个像龛东西进深38.7米,南北宽33.5米,大佛通高17.14米,头部高4米,耳朵长1.8米,端坐于八角束腰莲花座上,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表情含蓄而神秘,慈祥中透着威严。传说是武则天二十五岁时容貌的再现,“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大佛依山而坐,居高临下,使前来瞻仰的人们需登到半山腰才可见到大佛,增添了人们的崇敬之感。洛阳牡丹甲天下人间仙境白云山、木扎岭、鸡冠洞、龙潭大峡谷等。我们的家乡是如此美好,到祖国的西部看一看。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神游西部。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带着大家去你西部游玩,请第二小组展示。学生展示西部图片。导游词:同学们欢迎搭乘神游西部快车,西部有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沙漠。第一站:历史悠久的山西平遥古城、大同云岗石窟第二站:举世闻名的西安大雁塔、兵马俑第三站:甘肃莫高窟第四站:四川杜甫草堂、乐山大佛、峨眉山、童话世界九寨沟最后欢迎来到神奇的布达拉宫“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相传,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个殊胜的普陀罗,布达拉宫由此得名。布达拉宫是一座融宫堡和寺院于体的古建筑群,它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而起,从地平直达山顶。主楼高13层,高113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远望宫宇叠砌,近看气势磅礴,登观俯瞰全市,傲视群山。布达拉宫城包括四大部分:红山之一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红宫为历世达赖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显然是宇宙中心。白宫合抱红宫,有历世达赖的宫殿、大经堂、政府机构和僧官学校等。达赖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又称日光殿。布达拉宫相传始建于7世纪的松赞干布时期,修建殿室999间,连同原有建筑红楼共1000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