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章WTOWTO中的农产品中的农产品、、纺织品与服装贸易体制纺织品与服装贸易体制《农产品协定》《农产品协定》《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第一节第一节农产品协定农产品协定一、《农产品协定》产生背景一、《农产品协定》产生背景二、《农产品协定》的内容二、《农产品协定》的内容思考1农产品贸易的特殊性?农业与工业产业、服务业相比有何不同?实施农业保护和促进自由贸易存在哪些矛盾冲突?农业保护对于国内经济、产业政策和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根源是什么?一、一、《《农产品协农产品协定》定》产生的背景产生的背景美国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主义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主义欧洲乌拉圭回合的激烈谈判乌拉圭回合的激烈谈判1993年12月,AgreementonAgriculture,WTO农产品协议2003年9月/WTO坎昆会议期间,示威者表达他们对世贸组织全2005.12/WTO香港会议期间,韩国农民团体示威者表达对贸易自2009.11/WTO日内瓦会议期间,抗议世界贸易组织的游行活动部分游行者砸毁商店橱窗、点燃汽车,最后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主义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主义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的根源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的根源农业的特殊农业的特殊性性--排斥比较优势主义排斥比较优势主义美、欧发达国家的保护政美、欧发达国家的保护政策策--扭曲作扭曲作用用““保护有保护有理理””的种种论调的种种论调自给自足,安全所系;自给自足,安全所系;农产品价格需要稳定;农产品价格需要稳定;田园风光、文化遗产;田园风光、文化遗产;农民利益,自由贸易屡遭抗议。农民利益,自由贸易屡遭抗议。美国率先“解除义务”——农产品价格为中心,收入补贴。1951年美国限制荷兰奶制品进口案;引发各国贸易抵制。欧共体的“共同农业政策”——1957罗马条约39:共同价格、共同关税:内部“设定价格”——进口农产品的“差价税”浮动的“差价税”≠GATT所规范的关税出口补贴——回扣制限额、数量限制……保护的手段进口数量限制出口补贴国内支持扭曲作用国内、国际价格国内、国际市场政府行为和国际关系济、政治关系。乌拉圭回合关于农产品的激烈谈判农产品贸易谈判比GATT其他项目谈判难度大:受到国内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要制定的规则直接介入各国的国内农业政策;要做出可能损及国内既得利益的修改。承受巨大的国际压力。发达国家之间互不相让;集中体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第一次列入多边贸易谈判议程,若达不成协议,会对多边贸易体制造成创伤,毒化有关国家之间的经一-fzuv谈判的三个阶段(一)19低僵持与对、、二一E、J•-•d1-nγ-QU-nγ一-41··••••••••门••门.三)1991-1993双边交易,(一)僵持与对垒针对谈判方案美国:先发制人,“0点方案”:10年内消除一切扭曲农产品贸易/农产品市场的政策或措施。欧共体:否认国内政策造成贸易扭曲,坚决捍卫其“共同农业政策”。“凯恩斯集团”(澳、新、加等农产品出口国)主张谈判分三步走:第1步先冻结现存的一切扭曲贸易措施,第2步谈判逐步降低保护水平之策,第3步拟定出禁止扭曲贸易措施的各种措施,形成一套新规则。——特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1988年12月蒙特利尔中期评审会议,中断谈判。(二)松动与妥协对谈判项目的四个共识:就进口准入,出口竞争,国内支持和卫生检疫进行谈判。两个新概念:关税化(tariffication)年度资助合计(AMS,AggregateMeasurementofSupport)——用数理分析经济学方法,将非关税措施量化成关税当量。“将现有的某些非关税措施所具有的高保护度,有序的过渡到以关税为准的进口制度”。1990“主席草案”——“最终协议的第一稿”。进口准入方面:采用关税化手段出口竞争方面:削减“对出口的直接财政援助和各种补贴”。国内支持方面:要求降低价格支持,直接补贴,营销费用优待等。削减幅度,由各国提出开价单再具体谈判确定。1990年12月“贸易谈判委员会”布鲁塞尔部长级会议上,谈判再次破裂谈判再次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