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一、教学内容及解析(一)教学内容:(1)同类项的概念;(2)合并同类项的概念;(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二)教学内容解析:(1)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类项的概念,其核心是让学生了解同类项是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关键是让学生对概念的内涵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对项的概念进行了学习,由于它与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有奠定基础的地位,并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合并同类项学习的基础内容.(2)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其核心是让学生了解合并同类项是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明确合并同类项是做什么.学生在此前已经对同类项的概念进行了学习,由于它与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有奠定基础的地位,并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核心内容.(3)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其核心是如何合并同类项,关键是让学生明确合并同类项时,系数是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字母部分不变,学生在此前已经对同类项的概念和项的系数有了认识,由于它与整式的加减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有奠定基础的地位,并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整式加减的核心内容.二、教学目标及解析(一)教学目标定位:1、了解同类项的概念;2、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3、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二)教学目标解析:1、了解同类项的概念,指的是让学生通过实例,明确同类项的概念;2、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指的是让学生通过实例,明确可以通过运算律将同类项合并为一项;3、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指的是让学生通过实例,进一步明确怎样去合并同类项.4、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教学难点是多字母同类项的合并.三、问题诊断及分析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无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导入→探究归纳→巩固应用(二)教学过程1、复习引导(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100×2+252×2=100×(-2)+252×(-2)=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2).青藏铁路线上,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2.1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小时,则这段铁路的全长是多少?(单位:千米)解:这段铁路的全长是:100t+120×2.1t即100t+252t(2)类比数的运算,如何化简100t+252t,并说明你的道理。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逆用乘法分配律。对比:100×2+252×2100t+252t=(100+252)×2=(100+252)t=704=352t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2.2.1整式的加减设计意图:首先复习有理数的乘法,然后通过乘法的分配律向学习同类项引导师生活动:主要以教师提出问题,先由学生自已计算,再作订正.对于上面的(1)、(2)、(3),都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100t-252t=(100-252)t=-152t3x2+2x2=(3+2)x2=5x23ab2-4ab2=(3-4)ab2=-ab2这就是说,上面的三个多项式都可以合并为一个单项式。讨论:具备什么特点的多项式可以合并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2.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否是同类项:(1)-5ab3与3a3b()(2)3xy与3x()(3)-5m2n3与2n3m2()(4)53与35()(5)x3与53()因为多项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例如:4x2+2x+7+3x-8x2-2(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4x2-8x2+2x+3x+7-2(交换律)=(4x2-8x2)+(2x+3x)+(7-2)(结合律)=(4-8)x2+(2+3)x+(7-2)(分配律)=-4x2+5x+5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问题: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注意:1.若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两项的和等于零,如:-3ab2+3ab2=(-3+3)ab2=0×ab2=0。2.多项式中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