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4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4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4
马说时间参加人员地点主备人课题马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的特征;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当今社会的优越条件,给人才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重、难点即考点分析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及课文诵读带教学环节安排备注一、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二、再读课文,推究文理1.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统治者不识马、不知马)(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其真不知马也。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三、三读课文,品味意境。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一段流露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和无限痛惜的感情。无限痛惜;第二段用反问的语句表达愤怒的谴责。愤怒谴责;第三段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痛切之感和嘲讽之意。深刻嘲讽。四、拓展延伸1、你们记得《天下无贼》中贼的头头黎叔说的一句话吗?“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们觉得在韩愈生活的那个时代,什么最宝贵?伯乐,没有发现人才的人,就不可能人尽其才。2、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结合本课的内容把它改写一下,应该怎样说?3、结合现实思考:你认为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性作用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无数的岗位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今天,再也不是那个人才被埋没的时代,作为学生我们应怎么做?板书设计:┍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痛惜)┑托││物马说┝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愤怒)┥││寓┕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嘲讽)┙意作业布置以《我怎样成为千里马》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结合课文《马说》,结合自己的实际。重难点及考点巩固一、理解课文:1、伯乐:指。千里马:指。食马者:指。2、主旨:。3、本文采用二、理解性默写:1、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2、慨叹世上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发现的句子是:性练习。3、叙述千里马遭遇的句子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5、食马者无知表现的排比句是:6、全文的主旨句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