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你能证明他们吗?(3)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2、掌握证明与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关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3经历观察,思考得出等边三角形的判定。4通过本节学习知道特殊等腰三角形转变为等边三角形,并且能利用特殊三角形解决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重点、难点:关于综合法在证明过程中的应用。教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数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启迪诱导-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思考问题、课件演示和学案研究,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仔细观察、主动思考、小组讨论、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已知:∠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F,过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1)找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2)BD,CE,DE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3)证明以上的结论。2、复习关于反证法的相关知识练习: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笔试,进一步巩固学习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阅读课本11,13页二、探索问题:①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便成为等边三角形?EDBACF②你认为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你能证明你的思路吗?(把你的思路与同伴进行交流。)定理: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证明:在△ABC中,∠ACB=90°,∠A=30°,则∠B=60°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ACB=90°∴∠ACD=90°∵AC=AC∴△ABC≌△ADC(SSS)∴AB=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BD是等边三角形∴BC=BD=AB得到的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三、测评:比一比,看谁做好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已知:在△ABC中,AB=AC=2a,∠ABC=∠ACB=15°度,CD是腰AB上的高求:CD的长2、练习:课本13页随堂练习1,2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了解了什么证明方法?(学生小结:掌握证明与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关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五、作业:1、基础作业:P13页习题1.31、2、3题2、拓展作业:GPS3、预习作业:P15-17页读一读“勾股定理的证明”DCBAADBC六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