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摘要。产业园区是培育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中部地区要积极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园区,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产城融合,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关键词:中部产业园转型升级经过20余年的开发建设,我国中部地区的产业园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涌现出武汉东湖高XX县区、郑州经开区、长沙高XX县区等著名园区。“十三五”期间,中部地区的园区要更加重视发展模式的创新,率先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扮演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主载体角色。一、中部地区园区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一)机遇一是世界技术革命出现新突破。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进行,互联网+、智能化、低碳化、机器人、3d打印机等相继出现。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核心是大力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产业的组织形态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中部地区工业园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二是新一轮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深化,产业链进行全球性重组。中部地区是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将在产业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区域发展战略凸显优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战略,为中部地区园区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机遇。(二)挑战一是新常态带来经济下行压力。“十三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全面进入“新常态”,投资增长后劲不足、融资瓶颈约束明显、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依然较大,企业投资意愿放缓,给工业园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二是区域发展边缘化挑战显现。随着沪昆、贵广、南广等高铁的开通,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到沿线内陆城市的时间大大缩短,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目第1页共5页前,中部地区工业园与西部地区的产业同质化特征明显,同业竞争态势加剧。三是生态环保约束增强。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中部地区工业园的发展模式较为粗放,急需对产业进行转型发展。二、郴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现状(一)主要成效一是产业规模扩大。郴州经济开发区抓住产业转移的战略性机遇,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先进制造、食品医药、有色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20XX年完成技工贸收入510亿元,工业产值206亿元,实现税收4.52亿元,“十二五”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5.5%、20.8%和14.6%。二是创新创业成效显著。大力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引进孵化工业企业29家,成功孵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年新增工业产值10亿元,吸纳就业人员1500多人,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成功引进对接了中国网库、百助通物联网科技、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一批电商龙头企业,打造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培育平台运行上市公司。三是产业发展机制逐步健全。实行项目建设“双领导”机制,由园区和辖区政府各派一名区级领导推动项目建设。将审批权限下放政务中心,增加项目代办职能,实现“一站式”的审批和服务。组建了企业服务中心,与政务中心合署办公。(二)存在问题一是产业布局有待优化。受早期整体规划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用地分为五个片区,产业布局零碎,对产业布局缺少前瞻性和系统性,未能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产品、行业之间关联度小,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二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在传统的物流商贸领域,电子商务、科技、金融、信息等服务业不发达,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仅占30%。物流园区的第三方物流相对薄弱,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大多数是一般性的运输和仓储。三是生产要素保障存在制约。“十三五”时期,面对繁重的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任务,土地供应紧张的局面仍然难以改变。征地时间拉长,征地成本第2页共5页上升很快,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多数企业面临职工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问题,技能型人才、高层次技术人才存在招不进、留不住的困境。三、郴州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一)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一是先进制造业。积极对接长株潭工程机械和珠三角电器机械的辐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