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考点考纲】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预习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状况和主要特点,了解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进一步提高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使学生养成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分组设计预习提纲和预习方案,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然后提出预习成果,设计预习问题。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在课上通过对预习成果和课上学习的比较,探究问题答案,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应注重整体学习环节的把握,了解不同程度的学生个体的认知情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的精神,由于本课知识理解在难度上较大,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学习心理,增强其主动学习的自信心,克服个别学生消极、自卑的情绪。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它的胜利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行起到了启示和推动作用。要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所以,要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重点和难点】1、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2、难点:(1)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原因和对《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的当前形势的特点和革命无产阶级的任务的认识。(2)学生容易产生的疑问是:二月革命后成立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工农苏维埃政府对待一战态度为何不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这幅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的图反映了什么历史时期的史实?【生】这幅图真实反映了1917年4月在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折时期时,长期流亡在外俄国革命领袖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情景。【师】二月革命后,俄国将何去何从?回到俄国的列宁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那二月革命是一次什么革命呢?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形势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第二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首先来回顾一下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我们首先从二月革命讲起……【讲授新课】一、革命前夜的“火星”(历史条件)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具有浓厚的______________;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国内矛盾重重,垄断资本相对薄弱。1⑵革命力量强大:无产阶级不断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有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有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和列宁的领导。(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和领导,是十月革命发生的重要的主观条件。)1900年,列宁创办了《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为建党做好了准备。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的召开,新型的无产阶级的政党——_____________诞生,它的建立标志着______________的诞生。⑶客观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国内,一战使得俄国的矛盾更加尖锐,革命风起云涌。国际上,有力量镇压俄国革命的英、法、德正厮杀得难分难解。二、帝国大厦的坍塌(过程)1、二月革命⑴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被称为“二月革命”。⑵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⑶结果: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历史上称这次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斗争为二月革命。出现了两个并存局面。(2)二月革命后革命形势的发展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一个是主要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一个是监督性的、依靠工人和农民体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苏维埃发表《告彼得格勒个俄国人民书》,号召团结在苏维埃周围,掌握地方政权。2、《四月提纲》⑴时间:1917年4月,列宁。⑵内容:①全面分析了俄国革命的特点、前途等重大问题;②革命分为两个阶段,提出了从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