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教案付仁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找出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并品味其深层含意,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通过此篇议论性散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2、理解课文内容,并品味其深层含意,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3、树立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难点:品味关键性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文中的深刻哲理。三、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1、课型:教读课2、教学思路: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展示课文阅读——整体感知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习小结——画龙点睛延伸反馈——巩固练习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交流展示同学们在课下找到的大自然景观的图片,谈谈你的感受。2、大自然是美丽的,雄伟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蔚蓝的大海,美丽的花园,。无不为人们所陶醉。大自然孕育最聪明,最美丽,最富有灵性的人类。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到自然惩罚的现象却也屡见不鲜。例如:沙漠、火灾地震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议论性散文《敬畏自然》看看作者是如何阐述这个问题的,那些东西着的我们学习和品味。(二)阅读1、整体感知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检查一下阅读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师提出的问题。(1)本文主要谈论的是什么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2)用什么样的方法谈论的呢?着重写得什么内容?(用比较的方法,着重比较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谈人和自然的关系究竟如何。)(3)那么人和自然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4)那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对大大自然呢?(应该敬畏热爱大自然。)2、重点研读:(注意:本文是议论性散文,较多的使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因而和我们第二单元所学的抒情散文不同,议论性散文有观点、有论据,但又富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使议论性的内容具有感染力。)(1)、齐读第一段:就第一段内容学生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生生师生互动学习)总结:作者从历史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从智慧的角度提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那么作者通过分析论述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关键的语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同学们多者一段的内容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2)、那么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下面我们重点研读中间部分,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出结论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的。请学生默读中间部分(2—10段)然后解决问题。(生生师生互动学习)总结:比较的方法---人类与大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又怎么样呢?这是作者重点比较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的语段和语句。人类智慧:1、高科技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宇宙中间非常狭小。2、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3、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倔的陷阱。大自然智慧:“自然指挥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智慧所不及的。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1、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2、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得出结论。(结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