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除法一、内容及分析(一)内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二)分析:学生在小学时已熟知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而且也熟悉“除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的运算”的法则,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是必备的基础,另外前几节学过的有理数乘法法则以及运算律、倒数的概念等等,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前几节课采用的探索、猜想、验证的手段,更是本节课继续学习的研究方法二、目标及分析(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发现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表达能力.2、学会对分数进行化简(二)分析重点:有理数的除法运算难点: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用题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导入→探究归纳→巩固应用(二)教学情景1.复习引导(1)复习提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如何叙述?”(2)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请同学们回答下列各题计算结果:⑴(-2)×3;⑵4×(-1/4);⑶(-7)×(-3);⑷6×(-8);⑸(-6)×(-8);;⑹(-3)×0.(3)提问: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要求另一个因数,应该用什么运算进行计算呢?活动目的:复习巩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为本节课有理数除法的应用做准备工作,利用提问及回答,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有理数的除法2.探究归纳在活动(1)的基础,请同学们想一想,分析讨论计算以下各题:⑴(-6)÷3=_____;⑵4÷(-4)=_____;⑶21÷(-7)=_____;⑷0÷(-3)=_____.(3)观察以上算式,看看商的符号及商的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有何关系?有理数的除法和乘法有什么关系?如果有,请大家从特例中归纳猜想出一般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规律.由此得出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活动目的:用算术数除法类比有理数除法,从而明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在有理数范围内也适用,所以活动(1)是活动(2)的准备,活动(2)是活动(1)的继续,也是活动(3)的准备,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就为学生从特例中归纳猜想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作好了充分的铺垫工作.(1);(2).强调:(1)符号法则;(2)一般来说,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法则的后一种形式,在确定符号后,直接除.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则往往将除数换成倒数,转化为乘法.例3计算:(1)(-125)÷(-5);(2)-2.5÷;四、目标检测见教材35页练习和36练习第一题五、配餐作业见教材38页4、6题2.计算:(1)()÷();(2)(-6.5)÷0.13;(3)()÷();(4)÷(-1).六、小结归纳1.通过小学除法意义的理解和类比,得出有理数除法法则,法则一: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零不能做除数.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好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2.有理数的除法有两种方法,一般能整除时用第二种方法.强调要先确定结果的符号.不能整除则化作有理数的乘法后根据乘法法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