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一、内容及其分析1、教学内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2、内容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指的是能够利用整式的加减法则对整式进行加减运算.其核心是能够利用整式加减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能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使学生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符号感.学生已经学过整式的分类,本节课的内容合并同类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有理数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去括号法则的探究,整式的加减法则.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丰富有趣的现实情景,使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定位:理解并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去括号法则的探究,能够利用整式的加减法则对整式进行加减运算.2、目标解析:能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使学生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符号感.通过丰富有趣的现实情景,使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三、问题诊断与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障碍是利用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产生这一障碍的原因是找不到同类项。要解决这一障碍,就要同类项的定义。其中关键是有理数的运算要过关。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五、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一)填空,并解释等式成立的依据.(1)x+2x+4x-3x=______;(2)3x2+2x2=_____(3)3ab2-4ab2=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此问使学生合并同类项的实际意义,以及与有理数运算的联系,达到了解同类项的概念。例题:1.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1)(2)(3)解:(1)原式=(2)原式=(3)原式=变式练习:(1)求多项式的值,其中(2)求多项式的值,其中师生活动:1、学生独立思考,只需要辨别清楚各个问题中的同类项即可;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分析各个多项式的项,找到同类项并进行合并,进行交流,在交流中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解:(1)原式=-x-2.当时,原式=(2)原式=abc.当时,原式=1.变式练习:水库中水位第一天连续下降了a小时,每小时平均下降2cm;第二天连续上升了a小时,每小时平均上升0.5cm,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如何?解:把下降的水位变化量记为负,上升的水位变化量记为正.第一天水位的变化两位-2acm,第二天水位的变化量为0.5acm.两天水位总的变化量为-2a+0.5a=(-2+0.5)a=-1.5acm.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为下降了1.5acm.问题(二):观察下列式子的变形,你能发现什么?(1)+120(t-0.5)=+120t-60(2)-120(t-0.5)=-120t+60发现: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以上为去括号法则,依据是乘法分配率.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能让学生发现一些规律为去括号法则的形成奠定基础。例1:1.化简下列各式:(1)8a+2b+(5a-b);(2)(5a-3b)-3(a2-2b).2.计算(1)(2x-3y)+(5x+4y);(2)(8a-7b)-(4a-5b).解:(1)原式=7x+y;(2)原式=4a-2b.变式练习:.做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寸如下(单位:cm)长宽高小纸盒abc大纸盒1.5a2b2c(1)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多少平方厘米?(2)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料多少平方厘米?师生活动:1、学生自主探索,完成上述两个问题,有困难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讨论,然后交流,进一步总结归纳整式的加减法则.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小纸盒的表面积是(2ab+2bc+2ac)cm2;大纸盒的表面积是(6ab+8bc+6ac)cm2;对于问题(1)上述两个多项式作加法(2ab+2bc+2ac)+(6ab+8bc+6ac)=2ab+2bc+2ac+6ab+8bc+6ac=8ab+10bc+8ac;对于问题(2)上述两个多项式作减法(6ab+8bc+6ac)-(2ab+2bc+2ac)=6ab+8bc+6ac-2ab-2bc-2ac=4ab+6bc+4ac.2、让学生独立完成上述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对整式加减法则进行归纳:几个整式相加,通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