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主持人:时间参加人员地点主备人课题11敬畏自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词,阅读课文,弄清文意。2.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和敬畏自然的含义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重、难点及考点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环节安排一、检查预习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蓬蒿()咫()尺狼藉()呐()喊2、解释下列词语:⑴不自量力:⑵相形见绌:⑶精巧绝伦:⑷美味佳肴:选五位同学回答,明确:1、hāozhǐjínà2、⑴不能正确估量自己的力量。备注⑵相比之下,显出不足。⑶精细巧妙独一无二,没有什么可以相比。⑷味道鲜美的食品。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多媒体显示)⑴阅读文章第一段,思考:为什么人类宣称“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狂想?⑵阅读文章二至七段,思考: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有什么关系?⑶阅读文章八至十段,思考:为什么人类与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关系?⑷阅读文章第十一段及全文,思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2、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明确:⑴文章第一段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①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②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③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所以,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⑵文章二至七段作者分两步阐释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的关系:①文章二至五段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的关系。指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第一,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第二,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第三,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第四,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第五,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智慧所不及的。②文章六至七段作者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第一,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第二,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爱护自然。⑶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⑷通过上文的论述,结论是人类理应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三、深层探究1、提问: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段是哪一段?学生明确:课文第11段。2、提问:文章是如何一步步推出“敬畏自然”的结论的?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补充。文章先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最后水到渠成,引出结论。3、教师小结:作为一篇科学文艺作品,本文的科学性体现在议论文这一文体的运用上。文章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通篇有论述的思路,以“提出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