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有理数的除法》教案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课本第36页至第37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2.难点:符号的确定.3.关键:掌握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法则.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在小学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答: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进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另外还要注意灵活应用运算律.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与数的运算顺序一样.二、范例学习例8.计算:(1)-8+4÷(-2);(2)(-7)×(-5)-90÷(-15).分析:(1)按运算顺序,先做除法,再做加法.(2)先算乘、除法,然后做减法.解:(1)-8+4÷(-2)=-8+(-2)=-10(2)(-7)×(-5)-90÷(-15)=35-(-6)=35+6=41思路点拨:(2)题,也可以看作(-7)×(-5)+(-90)÷(-15),所以原式=35+6=41.学生完成课本第36页.例9: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利情况如何?分析:盈利与亏损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盈利额记为正数,亏损额记为负数,那么公司去年全年亏盈额就是去年1~12月的所亏损额和盈利额的和.解:(-1.5)×3+2×3+1.7×4+(-2.3)×2=-4.5+6+6.8-4.6=3.7(万元).答:这个公司去年全年盈利3.7万元.例10:计算36÷3×-[(+)-(-)-(+)]÷(-).解:原式=36××-(+-)×(-105)=4+(+-)×105=4+×105+×105-×105=4+15+35-21=33思路点拨:先将题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算,中括号内的加减法,统一为加减,注意应用分配律可使运算简便,为了防止符号出错,计算-(+-)×(-105)时,先把-(+-)看作一个数,根据同号两数相乘得正,得+(+-)×105,计算36÷3×时,可以先直接得12×,但不能先计算3×.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往右顺序进行.计算器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计算工具,用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数的计算,比笔算要快捷得多.教师操作多媒体,展示课本第37页图1.4-6两种电子计算器面板示意图,介绍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例如:用计算器计算例9中的:(-1.5)×3+2×3+1.7×4+(-2.3)×2学生阅读课本第37页有关内容,按课本介绍的方法操作.教师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不同品牌的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用法参见说明书.学生完成课本第37页练习.三、巩固练习1.计算.(1)11+(-22)-3×(-11);(2)(-0.1)÷×(-100);(3)0÷(-)×(--);(4)(-)÷(-);(5)(-2-1)×(-1)÷(-2);(6)(-3)÷[(-)÷(-)].2.一天,小红与小莉利用温差测量山峰的高度,小红在山顶侧得温度是-1℃,小莉此时在山脚测得温度是5℃,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8℃,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米?四、课堂小结对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首先确定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谁在前先算谁,一般情况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减法转化为加法,灵活应用运算律,有括号的应先算括号,计算时特别注意符号的确定,注意检查,使结果正确无误.五、作业布置1.课本第39页至第40页习题1.4第8、11、12、13、14、15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二课时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在加减乘法混合运算中,先算_______,再算________,如果有括号,先_______里的.2.-9÷2×=_____;20-5÷(-15)=_______.二、计算题.3.×(-9)+7×(-9).4.-(-+)÷(-2).5.2-(-+-1÷(-1.75).6.1)÷(-).7.[÷(--)+2]÷(-1).8.[2-(1-)÷]×(-2).三、解答题.9.体育课上全班女生进行了百米测验,达标成绩为18秒,下面是第一小组8名女生的成绩记录,其中“+”号表示成绩大于18秒,“-”号表示成绩小于18秒.-1+0.80-1.2-0.10+0.5-0.6这个小组女生的达标率为多少?平均成绩为多少秒?10.冰箱开始启动时,内部温度为10℃,如果每小时冰箱内部的温度将降低5℃,那么3时后冰箱内部的温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