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从海水中提溴和碘(共5课时)第2课时比较氯、溴、碘的化学活泼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氯、溴、碘的原子结构及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2)在理解氯、溴、碘原子结构的递变规律的基础上,理解氯、溴、碘性质变化规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氯、溴、碘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研究和学习的方法。(2)通过阅读教材,提高阅读、归纳、总结能力。(3)通过氯、溴、碘性质的比较实验,经历根据实验现象作出结论的过程。(4)通过对氯、溴、碘化学活泼性的比较的实验探究,认识比较法等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卤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分析,领略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氯、溴、碘的原子结构及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2.难点氯、溴、碘化学活泼性的递变规律。三.教学用品试管、胶头滴管、新制饱和氯水、NaBr溶液、KI溶液、溴水、四氯化碳。四.教学流程1.设计思想传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大多采用讲授的方式,然后用演示实验来验证。二期课改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意义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去体验知识、原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假设和结论,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验证性实验不是照方抓药,探究性实验也不是放任自流,探究性实验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支架,在关键处给予学生及时的点拨与启发。2.流程图用心爱心专心⑴回忆旧知识⑶小组设计探究实验的步骤⑸完成实验报告小组实验⑵启发新知识⑹化学活泼性:Cl2>Br2>I2。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氯、溴、碘与氢气反应的特征⑼探根寻源:氯、溴、碘的原子结构特点⑽结构决定性质⑾阅读表2.2,尝试归纳物理性质中的规律⑻思考:氯、溴、碘与氢反应条件不同的原因⑿师生小结,构建知识网络⑷讨论、交流、完善实验方案3.流程图说明(1)初中化学教材在探究铁、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曾经要求学生用铁、铜、银三种单质和硝酸亚铁、硝酸铜和硝酸银三种盐溶液设计探究实验,在这里请同学回忆该实验或者播放该实验的录像,可以很好的启发学生对该实验探究过程和原理的回忆,从而为学生比较设计氯、溴、碘活泼性的实验提供帮助。(2)(3)(4)在动手实验之前,要先明确实验的原理和步骤,能提高学生实验时的针对性和计划性,克服学生为实验而实验的弱点,提高实验的效率。(5)新教材重视学生对实验探究的设计和操作。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实验时高效、迅速的班级氛围,和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6)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7)教材P48的资料库中关于氯、溴、碘跟氢气的化合是比较氯、溴、碘化学活泼性的另一种方法。阅读教材时提示学生从氯、溴、碘与氢气反应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两方面进行总结归纳。(8)氯、溴、碘与氢气的反应表现出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原因也是由于氯、溴、碘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再次得出结论:氯、溴、碘的化学活泼性由强到弱。(9)请一位学生上黑板板演章末小结与思考中氯、溴、碘的原子结构的表格,通过列表格学生能够观察得出氯、溴、碘原子结构上的特征:①相似性:氯、溴、碘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是7个电子。②递变性:氯、溴、碘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10)教师解释结构相似性和递变性对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决定作用,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11)通过氯、溴、碘物理性质中递变规律的总结,学生进一步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12)对氯、溴、碘原子结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进行总结,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系统掌握,更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卤素族的特点,为以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打下基础。五.教学案例1.以旧引新,实验探究同学们还记得吗?在初三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化学活泼性的?对,根据较活泼的金属可以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性质,我们曾经设计过用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