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税和纳税税-依法纳税一、课程标准●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标准解读公民的纳税意识主要表现在公民行使纳税权利和履行纳税义务两个方面。公民行使纳税权利,是具有国家主人翁意识的表现。在我国现有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人人作为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都是实际的负税人。每个公民都应该关心税收的去向,关心国家财政的用途,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对税收的使用。公民履行纳税义务,就是使遵守税法、依法纳税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纳税意识,诚信纳税、自觉按时足额纳税。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如偷税、欠税、骗税、抗税,不仅要缴纳税务机关的追缴税款,还要加收滞纳金或罚款,严重的、违反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2、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识记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2)能力方面•能剖析一些主动纳税和偷漏税的事例,说明公民诚信纳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懂得公民既要有自觉纳税的意识,也要有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关心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3、教学重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4、教学难点•纳税人与负税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二、知识结构区别: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纳税人和负税人负税人是实际和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联系:当税款由纳税人承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依法纳税原因: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公民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的基本义务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公民应自觉诚信纳税三、教学过程一、纳税人与负税人【探究一】①本例中谁是电器生产的增值税纳税人?谁是负税人?②超市是电器零售环节的增值税纳税人,谁是负税人?1、纳税人(1)含义: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法律主体(2)决定因素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其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2、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经济主体3、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当纳税人的税款是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的,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消费税的纳税人是生产者和经营者,而负税人是消费者。)用心爱心专心税法一般只规定纳税人,而不规定负税人。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探究二】张大爷积极为国家纳税,给我们什么启示?1、原因(1)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性质所决定的。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2、违反税法的表现和处理(1)偷税(逃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偷税与漏税的主要区别在于是故意还是无意。这里的插图大意是:有人是真正的追星族,他们拿着签名册,追赶着让明星给签名。而税务征收人员则追着这些取得高收入的明星,让他们缴税。这反映出税务机关加强了对税收的征管工作,谁想偷税都是不行的。(2)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根据税法,纳税人欠税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税款外,还必须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探究三】陈某的行为属于违反税法的什么行为?(3)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骗税集中表现在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的出口退税。骗税与偷税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骗得税收优惠,后者是设法隐瞒应税项目和应税收入。根据刑法,凡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