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当代视线》细菌的启示教案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摄取反刍发酵奶酪繁衍豁免砥砺巅峰(2)、根据拼音写汉字不jì其数名fù其实当之无kuì得天独hòu不可思yì一以guàn之束手待bì军备jìng赛(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①便可望获得一种不卑不亢、不瘟不火、不喜不哀的态度。不卑不亢:不瘟不火:②、开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③、其实,一招鲜吃遍天,要什么十八班武艺。一招鲜吃遍天:(4)、文学常识填空《细菌的启示》作者,当代学者。(5)收集有关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课程标准: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教学目标:1、了解细菌的有关知识和有害细菌对人类的危害及其防治2、品味语言的表达的特点,学习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3、培养勇敢地面对危机、克服困难、战胜危机的精神品质。评价任务:本文是一篇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现了口语交际的特点。正确把握课文的内容、结构是学习的本课的重点,文章的详略也是写作学习的好方法。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说明文的知识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2、总体常识: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语言:准确、简明3、说明文的分类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4、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递进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细菌的说明文。二、自主学习:(一)走近作者郑也夫,1950年出生于北京。当代学者。主要作品有《走出囚徒困境》《代价论》《信任论》。(二)重点字词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摄取反刍发酵奶酪繁衍豁免砥砺巅峰(2)、根据拼音写汉字不jì其数名fù其实当之无kuì得天独hòu不可思yì一以guàn之束手待bì军备jìng赛(三)整体感知:1、读了《细菌的启示》后,你知道世界上的物种有哪五类?细菌有哪些性质特征?请分别用序号写下来。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细菌的不可毁灭性?3.什么是寄生?4、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三、拓展延伸读了本文,你觉得那些地方改变了你对细菌的固有认识?或者那些地方使你有所感悟?把这些地方画出来,说说你的发现及感悟。四、作业品一品,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并品一品其作用。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基础字词回顾,课文内容回顾)本文不仅是一篇说明文,还是作者2003年5月12日“非典”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精彩演讲的演讲稿。二、合作探究、1、这篇演讲是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述的?通过讲故事、形象比喻、拟人化写法、形象命名、接通日常化经验、通俗的口语表达等手法。2、举例说明,作者运用数字时有何特点?作者运用数字与比较相结合,两种手法同时说明事物。示例:“细菌平均1至2周可繁殖300代,平均一天可繁殖30代,而人类繁殖30代则需要1000年,在繁殖的速度上细菌的一天等于人类的1000年。”运用数字和比较说明了细菌的不可毁灭性的特征。3、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解析:这句话从自谦的口吻与大家互相勉励,在与社会上存在的寄生现象斗争中要树立信心,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要与“寄生虫”斗争到底。4、.本篇演讲的语言表达有何特点?(1)大量的通俗口语表达,包括通篇为简洁明快的语言、使用为数不少的传神的口语词汇和明快的口语短句。(2)使用听众熟悉的、典雅、贴切乃至传神的书面词汇。(3)因大词小用和事物间的巧妙联系等产生风趣幽默感。(4)由于简短、明快、风趣、设问、感叹等,使其充满对话、交流的语气。小结-------主题本文通过介绍细菌的性质与特征,以及生物界中的寄生生存策略,告诉人们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寄生行为,不要过于激动烦恼,要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态度,心平气和的与这些不良行为作漫长的斗争。5、品一品小结:语言口语化,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