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热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2、利用多媒体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阅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重点】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教学难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做功冲程。[ZXX【教学准备】内燃机示教模型(带电源),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现在的汽车、轮船、飞机速度都很快,他们是如何让获得机械能的呢?观看图片,思考大声回答:是发动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联系到热机上来二、进行新课演示实验引出热机概念内燃机演示教材P17实验【设计意图】联系引入环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能量转化板书:一、热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由于燃料在试管外燃烧,热量损失较大,内能的利用率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不难得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大声读出热机的定义举手回答:可以,是内燃机。并说出内燃机的定义举手回答: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汽油机冲程循环低。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内部去燃烧,来获得更大的动力?评论:说的很对,内燃机也是热机的一种,谁知道热机还包括那些?【设计意图】引出内燃机的定义和热机的种类板书:内燃机、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我们首先介绍汽油机。板书:二、汽油机①构造(出示模型或图片。边指示边讲解)。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②工作原理。(边动作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认识汽油机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冲程”并在课本上标记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知道一个循环有哪些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工冲程杆、曲轴的动作情况)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板书:吸气冲程。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混合气的内能。这是第二个冲程。板书:压缩冲程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认识吸气冲程各部分的工作状态认识压缩冲程各部分的工作状态认识做功冲程各部分的工作状态排气冲程能的转化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板书:做功冲程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板书:排气冲程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③能的转化。教师:汽车在开动前,是如何使内燃机起动的?教师:“马达”也好,“摇车”也好,都是为了给内燃机输入能量,通过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消耗机械能来帮助内燃机完成吸气、压缩两个冲程内燃机一旦开始做功,内能就会转化成曲轴的机械能。这时曲轴获得的机械能一部分通过做功,一部分通过飞轮(与曲轴相连的质量较大的轮子)保存起来。然后依靠飞轮的惯性再反过来向外输出带动认识排气冲程各部分的工作状态学生1:接通电源,开动“马达”。学生2:用手“摇车”。了解汽油机实际工作时能的转化学生根据教材和助学完成本部分自学内容并回答问题柴油机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异同曲轴转动,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完成排气以及下一循环的吸气、压缩。这样内燃机就可连续工作下去了。(2)柴油机板书:三、柴油机:请学生自己学习本部分内容并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