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透镜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透镜,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验与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2)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建立物理学习的兴趣。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播放运动会的火种采集视频:一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采集;另外一个是2009年山东全运会的火种在山东泰山之巅采集。请同学分析,两次火种的采集方式有何不同?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观察到两次火种采集的不同之处,从视频中截取了采集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到点火时一个火炬在镜子的前方,另一个在镜子的后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采集采用的是凹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这个知识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它利用的是光的反射。而全运会利用的是让光透过去照射在火炬上,这样的镜子是利用光的折射,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透镜。进行新课3.1透镜介绍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到了透镜:眼镜、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等请戴眼镜的同学从外观上观察自己所带的眼镜从外观上看有何特点?用手摸一摸他们中央和边缘感知它们的厚度。(一)、透镜的分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例:识别下列透镜,并归类:属于凸透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透镜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个部分,所以G不是透镜。我们今天学习的透镜是像B和D一样双凸或双凹型的透镜。(二)、透镜的构成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1C2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心。(三)、透镜对光的作用回忆上一章所学的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猜想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演示实验:1.让一束跟透镜主轴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它的折射光线C1C2主光轴光心(O)ABCDEFGC2C1主光轴光心(O)(1)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3)凸透镜有两个焦点。(4)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演示实验:2.让一束跟透镜主轴平行的光射向凹透镜,观察它的折射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2)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3.利用三棱镜解释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回忆: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实际上,透镜对光的作用等价于两个三棱镜对光的作用,这都缘于光的折射原理。4.对透镜会聚和发散作用的理解例:根据图中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通过乙和丙图说明:(1)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体现在相对于原来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靠近了主光轴。(2)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体现在相对于原来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远离了主光轴。(四)、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五).如何测凸透镜的焦距?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通过凸透镜照到白纸上,移动凸透镜使光斑很小很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问:在讲光的反射和折射时我们已经知道,光路的可逆性,那么假如我们在焦点处放一光源,经过透镜后光的传播方向又会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谁来猜想一下。探究性学习:1.在北极进行探索的工作人员丢失了火种,请问你能为在冰天雪地中工作的探险人员想到办法获得火种,替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吗?2.古人利用冰来取火我国历史上的冰透镜早在我国西汉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记载:“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