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二次备课(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提出问题提问: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分别是用什么类型透镜做的?怎样识别近视镜与老花镜呢?活动:用凸透镜来观察物体成像的情况①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②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问题,请把你的问题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将学生的五花八门的猜想板书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确定探究的问题。)介绍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问题:①凸透镜、蜡烛、光屏应按什么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指出: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以便能够在光屏上看到清晰明亮的像。②什么是物距、像距和焦距?怎样测量实验所用的课题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型新授课时3主备人金月升整合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定性地知道像的大小、正倒。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过程与方法,会用控制变量法来安排操作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逐渐养成积极主动与交流合作的习惯。重点难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组织和指导。(2)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条件。突破策略教学准备近视镜、老花镜、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凸透镜焦距?③如何操作使烛焰的像(清晰明亮)呈现于光屏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先移动蜡烛,再移动光屏。)④怎样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