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册《染色体变异》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李文部课型复习课时1时间2012年11月1日分管领导验收结果第9周第2课时总第18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能力目标: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引言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受精作用的学习,我们知道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形态是稳定的。从而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染色体也不例外,当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发生改变时,染色体的结构或染色体的数目可以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问:什么是染色体变异?【叙述】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染听讲,回顾思考,回答问题色体变异可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两类。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问:什么是染色体变异?【叙述】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染色体变异可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两类。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易位:染色体发生断裂,断裂片段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易位可使原来不连锁的基因发生连锁。要注意到,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严重的可以造成死亡。比如当两个同源染色体相同部分都缺失时,某些基因就都不存在,这就可以造成死亡。除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外,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对生物新类型的产生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出示果蝇的染色体图,学生阅读教材。问:果蝇体细胞有几个染色体?几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几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看书第85—86页后回答。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回答(略)回答相等,分别是4个,应为:Ⅱ、Ⅲ、Ⅳ和X及Ⅱ、Ⅲ、Ⅳ和Y。[来源:学科网]不同,因为经同源染色体分离,二种精子里都不含同源染色体。问:雄果蝇产生精子时必须进行减数分裂,精子里有哪几条染色体?几种精子?教师用雄果蝇染色体组模型演示。问:两种精子中染色体数相等吗?分别是多少个?各是什么?问:对一个精子而言,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吗?为什么?教师归纳:像果蝇这样,二倍体生物配子里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如人、果蝇、玉米是二倍体,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学习了二倍体的概念后,我们知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叫做多倍体。其中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三倍体,如香蕉就是三倍体;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叫做四倍体,如马铃薯就是四倍体。此外还有六倍体、八倍体等统称为多倍体。所以,体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目是划分二倍体或者多倍体的依据。这些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染色体成倍地增加或减少的一类情况。多倍体产生的原因呢?教师出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并提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染色体数目有什么变化?阅读教材第54页后回答分裂后期有什么特点?这一阶段所含染色体数目和其他时期是否相同。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后,教师归纳: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复制后已经分裂,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骤变)或生物内部因素的干扰,纺锤体的形成受到破坏,以致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2个子细胞,于是就形成了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这种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并且通过减数分裂,形成了染色体数目也相应加倍的生殖细胞,再由这些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的植物,就是多倍体。例如帕米尔高原的高山植物,有65%的种类是多倍体。(1)多倍体植株的特点由于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