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二、命题落点: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例2。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及意义,例1。【典例精析】例1.(2004·江苏,38)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险等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为此,国家着手解决9亿农民的看病难问题,拨出专款扶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联系材料三,说明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答案:材料三反映了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是保障民权、关注民生、解除民忧的制度保障。解析:该题考查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突出了当前的时政性,所以学生在作答时要注意把课本知识与当前时事联系起来。例2.(2005·广东,39)材料三2004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理论界指出,这是大量非公有制中小企业长期漠视农民工权益的一种“报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9月8日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是导致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回答:(3)结合材料三,试从职工和企业两个方面,说明如何维护和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答案:根据材料,从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看,劳动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第一,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不管受雇于谁,都没有改变国家主人翁的地位,都受国家法律保护。第二,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损应当敢于依法到有关部门申诉。从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看:应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依法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工资标准、加班工资标准以及用工时间等必须符合规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要保障职工依法参加和组建工会的权利;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营造安全良好的用工环境和劳动保护条件等。(以上答案的四层涵义只需要回答3层就可以得3分。若考生的答案超出参考答案的范围,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本小点最高不用心爱心专心能超过3分)解析:此问注重考查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注意从两方面作答,首先从职工自身的角度看如何做,其次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如何做。【常见误区】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内容,要把四者区分开,不能混淆,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社会救济属于低层次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是最高保障,社会优抚是特殊的社会保障方式。【基础演练】1.(2004·江苏,11)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的()A.权利B.义务C.权力D.权利和义务2.(2005·天津,25)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天津市政府把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工作着力点,积极推进失业保险、城镇低保与再就业联动机制,走出了一条由生活保障为主转向就业保障为主的新路子。从根本上说这是为了()A.实现社会互济,根除社会风险B.保护职工权益,促进同步富裕C.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D.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3.(2003·广西,1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A.避免企业破产和职工下岗的重要措施B.维护社会成员所有权益的有效措施C.增强企业活力的唯一途径D.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参考答案:1.D2.C3.D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