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来自地球的力基本要求:1.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时而产生的力;在常见的力现象中知道哪些是弹力。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并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些力的大小。3.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叫物重,知道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4.知道g=9.8N/kg和它表示的物理意义。5.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的广泛应用。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重力的三要素难点:竖直向下与重心基本内容讲解:1.弹力在湖面上有一个漂浮的木块,当我们用一根竹条拔动木块时,我们发现竹条弯曲了,也就是发生了弹性形变,当然这根竹条是要恢复原状的,这样它就会对阻碍它恢复原状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将木块推开,我们把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木块就是在弹力的作用下被推开的。再比如说,当我们用力拉弹簧时,弹簧发生的形变,这时弹簧也要恢复原状,这样它也会对阻碍它恢复原状的物体产生弹力,也就是我们的手所感受到的这个力。因此弹力就是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仔细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弹力总是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向上拉弹簧时,我们发现它形变的方向是向上的,可是我们所感受到的弹力却是向下的;同样如果我们向下压弹簧,它形变的方向是向下的,我们感受到弹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总之弹力的方向是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当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时,上面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它必然有一种向下运动的趋势,可是另一个物体不让它向下运动,这样上面的物体就要产生向上的形变,这时它自然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弹力,这个向下的弹力就是上面物体对下面物体的压力。由于上面物体对下面物体有压力的作用,下面的物体自然也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形变,当然它也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弹力,这个向上的弹力就是支持力。2.弹簧测力计在实验室中我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造是弹簧、挂钩、指针、刻度盘、外壳等。我们在一根弹簧下挂一个钩码,发现弹簧伸长了一些,当我们挂两个钩码时,我们发现弹簧伸的更长了,而这时两个对弹簧的拉力也变大了,这就说明弹簧所受到的拉力变大了,因此我们发现,弹簧所受到的拉力越大,它伸长的长度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超出它的量程的力,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2)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大格和一个小格各是多少牛,这样有利于我们进行读数。(3)校零: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使指针指在零刻度。(4)测量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3.重力在地球表面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而被拉向地面,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也就是说地球在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也同样吸引地球,只不过我们现在研究的是物体所受到的力,也就是重力,当然这个力的施力物就是地球了。正是由于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才会有物体的下落,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等等。(说明一个亚氏的观点及牛顿的万有引力)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1)我们要明确的研究重力,就应该从重力的三要素开始,首先我们来研究重力的大小:我们先用测力计测一个钩码的重力,然后再来测两个钩码的重力,我们发现两个钩码的重力比一个钩码的重力要大,两个钩码当中含有的铁比一个钩码中含有的铁要多,所以它的重力就大一些,看来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有关系,在物理学我们把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m来表示。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个牙膏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装有冰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