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学要求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都铎王朝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辉格党和托利党;“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二、要求学生认识:1.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认识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的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l.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观点,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必然性的分析,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2.通过对克伦威尔、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等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表现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教学设备:投影片、教学挂图等。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标志性课程,内容重要,但社会转轨政治经济形态不明确,重点应讲述背景、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完成及对发展资本主义的影响。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第一目标——以学生自学阅读为基础,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指导学生预习,完成背景、经过、评价克伦威尔2、教学第二目标——理论提升构建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背景分析模式,加强理论能力;初步指导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方法。教学投影提纲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1、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以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的中心扩大市场,掠夺原料,以及不平等贸易获取高额利润。“圈地运动”大力发展手工工场:市场、原料、劳动力2、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形成。金融家、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新贵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有着共同的利益,他们的势力不断加强。3、英国都铎王朝的统治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矛盾激化。5、苏格兰人民起义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议会召开,革命的开始。1640年召开议会,筹集经费镇压起义。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代表的议员首先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2、英国内战。查理一世1642年,挑起讨伐议会的内战。克伦威尔指挥的议会军,纳西比战役,议会军击溃王军主力,内战结束。1649年初,查理一世在伦敦被处死。英国宣布为共和国。3、克伦威尔的统治。武力维护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独裁统治发展工商业,厉行清教法规出兵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推行航海条例,进行第一次英荷战争。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4、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光荣革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使革命经历了一个曲折。詹姆士二世进行反攻倒算70年代形成了两个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恢复天主教、恢复其原有财产1688年6月,两党联合发动政变,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共同人主英国。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英国国内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又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三、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所处的优势,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一方面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另一方面,将议会的权力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这样在英国就形成了一种新的体制,即“君主立宪制”。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王权,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和发展。注意理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它是在光荣革命之后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就法律地位而言,国王可以任免首相、政府大臣、法官,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