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以ISO9000为基础的要求内容组成管理职责——要素4.1……………………………………………………………………………………(2-4)质量体系——要素4.2……………………………………………………………………………………(5-9)合同评审——要素4.3…………………………………………………………………………………(10-10)设计控制——要素4.4…………………………………………………………………………………(11-13)文件和资料控制——要素4.5…………………………………………………………………………(14-15)采购——要素4.6………………………………………………………………………………………(16-17)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要素4.7……………………………………………………………………(18-18)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素4.8……………………………………………………………………(19-19)过程控制——要素4.9…………………………………………………………………………………(20-22)检验和试验——要素4.10……………………………………………………………………………(23-25)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要素4.11………………………………………………………(26-27)检验和试验状态——要素4.12………………………………………………………………………(28-28)不合格品的控制——要素4.13………………………………………………………………………(29-29)纠正和预防措施——要素4.14………………………………………………………………………(30-30)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要素4.15……………………………………………………(31-32)质量记录的控制——要素4.16………………………………………………………………………(33-33)内部质量审核——要素4.17…………………………………………………………………………(33-33)培训——要素4.18……………………………………………………………………………………(34-34)服务——要素4.19……………………………………………………………………………………(34-34)统计技术——要素4.20………………………………………………………………………………(34-34)管理职责——要素4.1质量方针——4.1.1负责执行职责的组织管理者,应规定质量方针,包括质量目标和对质量的承诺,并形成文件。质量方针应体现组织的组织目标以及客户的期望和需求。组织应确保其各级人员都理解质量方针,并坚持贯彻执行。组织——4.1.2职责与权限——4.1.2.1对从事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对需要独立行使权力开展以下工作的人员,应规定a)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形成文件:采取措施,防止出现与产品、过程和质量体系有关的不合格;注:如需要纠正质量问题,建议负责质量的人员有权停止生产。b)确认和记录与产品、过程和质量体系有关的问题;c)通过规定的渠道,采取、推荐或提出解决方法;d)验证解决办法的实施效果;e)控制不合格品的进一步加工、交付或安装,直至缺陷或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得到纠正;f)在阐述QS-9000要求时(如选择特殊特性,确定质量目标,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与开发),内部职能部门中有人代表顾客的需求。资源——4.1.2.2对管理、执行工作和验证活动(包括内部质量审核),组织应确定资源要求并提供充分的资源,包括委派以过培训的人员。管理者代表——4.1.2.3负有执行职责的组织管理者,应在自己的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为管理者代表,不论其在其他方面职责如何,应明确权限,以便:a)确保按照本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b)向组织管理者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和作为质量体系改进的基础。组织接口——4.1.2.4组织必须建立从概念开发到生产全过程(参见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参考手册)的管理体系。组织必须运用多方论证的方法进行决策,并具有按顾客要求的方式传递必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注:典型的职能包括:•工程/技术;•制造/生产;•工业工程;•采购/材料管理;•质量/可靠性;•成本估算;•产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包装工程;•工装工程/...